保亭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5 保亭县统计局

2008年,是保亭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经济发展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总量明显增加。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评估认定,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9460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822万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9895万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42887万元,增长20.7%。在第三产业中,住宿和餐饮业比上年同期增长31.2%,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长1%,其他服务业增长30.4%,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6%,房地产业增长2.3%,金融保险业下降8.1%。

从三次产业来看,2008年,第一产业贡献率为32.6%,拉动经济增长4.5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11.8%,拉动经济增长1.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55.6%,拉动经济增长7.72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增强。2008年,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6.5%降至44.2%;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10.2%提高至10.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43.3%提高至45.3%。

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全口径地方财政收入10836万元,增长186.1%。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5647万元,比上年增收2213万元,增长64.4%。其中:税收收入3702万元,比上年增收1565万元,增长73.2%;非税收入1945万元,增收648万元,增长50.8%。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5190万元,比上年增长50.8%。

地方财政总支出44493万元,增支11899万元,同比增长36.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8447万元,增长26.5 %;政府性基金支出6046万元,同比增支3856万元,增长176.0%。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55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8.6%;农民人均纯收入2517元,增长14.9%。2008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808元,比上年增长15.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8.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63.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3456万元,比年初增长20.1%。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7.9平方米。

就业保持总体稳定。进一步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稳步推进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帮助137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年末全县从业人员60756人,比上年增长1%,劳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全部在岗职工6637人,比上年增长1%。城镇新增就业1500人,比上年增长11.0%,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5%,比上年下降0.31个百分点。

价格上涨得到有效控制。据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前高后低走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6.9%,涨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8%,上涨幅度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中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加,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就业再就业困难较大,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认真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强农惠农力度加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地方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5185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6521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其中,种植业产值34375万元,增长8.0%;林业产值9860万元,增长4.2%;牧业产值12246万元,增长13.6%;渔业产值1385万元,增长11.7%;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7346万元,增长5.6%。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特色优势农业有新的发展,在主要农产品产量中,肉类、水产品、瓜菜等农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农业机械化装备及服务能力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31929千瓦,增长26.6%。农用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有效灌溉面积50460亩,增长1.6%。农村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已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汽车率为100%;通自来水率为86.7%。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田洋整治等农业综合开展项目顺利完成,改造硬化农村公路8条58公里,冬修乡村公路215条597公路,新建农村户用“一池三改”1185户,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1宗、惠及5913人,完成硬化渠道5.8公里,投入445万元建成11个文明生态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县工业总产值1007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004万元,增长14.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长20.2%,重工业增长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总产值4338万元,增长20.2%,股份制企业总产值2666万元,增长6.1%。

从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看:

2008年     比上年增减%

水泥(万吨)            7.4           -7.5

发电量(万千瓦时)     5639           26.5

供电量(万千瓦时)     5259           29.5

自来水(万吨)          140            4.9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27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实现利润总额-165万元,比上年减少615万元,下降73.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2.5%,比上年降低163.9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50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本年房屋施工面积13.7万平方米,增长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