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5 保亭县统计局

房地产开发势头较好。2007年,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3672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8729万元,增长228.2%。房屋施工面积100580平方米,增长7.5%;房屋竣工面积67290平方米,增长7.1%;房屋销售面积66282平方米,增长2.7%。

民间投资日趋活跃。2007年,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债券投资10518万元,占49.2%;利用外资和自筹资金为19572万元,占50.8%,民间投资占据主导地位。

五、消费市场与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完成增加值9535万元,比上年增长7.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878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609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269万元,增长14.4%。分行业看,批发业800万元,增长16.4%;零售额16370万元,增长11.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963万元,增长28.4%;其他行业零售额745万元,增长5.4%。

物价上涨偏快,价格上涨压力加大。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0%。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6%,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2%。分类别看,结构性上涨特征较为明显,食品类价格在肉类、水产品、蔬菜、粮食较快上涨的推动下上涨  10.9%,是拉动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居住类价格上涨5.4%,家庭设备和用品与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3.0%,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1%,医疗保健与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1%,衣着类价格下降2.8%。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1%,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7%,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6%,房屋租赁价格上涨0.6%,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8.5%。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旅游业

2007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452万元,比上年增长13.6%。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952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1%。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740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2%。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2519万元,增长19.5%。其中邮政1059万元,增长27.6%;电信1460万元,增长7.1%。新增固定电话用户381户,年末达到20536户。其中城镇电话用户7075户,乡村电话用户13461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074户,年末达到29591户。年末拥有互联网用户2263户,增长21%。电话普及率32%,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19.8%。已通电话的行政村达100%。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加强旅游产品建设,推出了七仙温泉、黎苗风情槟榔园、热带雨林等具有保亭特色的旅游新产品,促进了旅游业的较快发展。全年接待过境旅客41万人次,增长12%;接待国外游客7478人次,增长208%;旅游饭店接待人数11.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9%。全年旅游总收入6949万元,比上年增长38.9%。

七、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签订项目协议26个。其中,农业项目1个,工业项目9个,旅游项目10个,房地产项目5个,服务业项目1个,落实投资项目16个,实际投资额8140万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809万元,比年初增长39.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7963万元,增长121.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327万元,增长19.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8738万元,比年初增长21.2%(可比口径,下同)。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612万元, 增长11.2%;中长期贷款余额1126万元,增长212.8%。人民币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950万元,比年初增加746万元,增长365.7%。全年现金净投放4953万元,下降20.3%。

保险业务不断扩大。2007年,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940万元,增长15.1%。其中,财产险收入240万元,增长1.6倍;寿险收入1700万元,增长17.9%;健康和意外伤害险收入50万元,增长92.3%。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320万元,比上年下降57.1%。其中,财产险赔付112万元;寿险赔付203万元;健康和意外伤害险赔付5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实施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补一免”政策,加大困难学生的救助力度,全年完成农村中小学47668平方米D级危房改造。2007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547人,高中在校生1457人,比上年增长20.7%,毕业生277人;职业学校在校生810人,比上年增长30%。全县初中招生2298人,在校生6800人,比上年下降1%,毕业生2115人。普通小学招生1744人,在校生10505人,比上年下降7.9%。适龄儿童入学率99.8%;毛入学率98%;适龄少年入学率98%;青壮年非文盲率98.8%。

科技普及取得新进展。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全年组织各类科学技术普及培训班32期,参加人数2.6万人次;编印科技简报12期,1200多份;开展大型科普图片展4场,观看人数20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8种,1万多份。全年科技经费支出231万元,比上年增长886.7%。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建设不断加快。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新的产业特色,文化基础进一步夯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繁荣。

年内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参加人数达3万人次;“九.九”登高参赛人数1000人次。年内全县共举办各类比赛20场,其中篮球赛6场、乒乓球赛14场。国家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全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稳步推进。全县已设立了4151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点,实现村村通广播高音喇叭417个村庄,全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5%,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数字电视用户5110户。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新的进展。2007年,大力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体系,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1.6%,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室)49个,病床位20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63人。其中,执业医师66人,执业助理医师42人,注册护士102人,检验人员18人。全县传染病报告总发病率为662.69 /十万,碘盐覆盖率82.3%,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86%。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关镇面貌大变样。保城镇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县城”和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国家卫生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