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5 白沙县统计局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全民健身活动日趋活跃。加强体育工作,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山区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2007年,在全省性体育运动会比赛中,我县少年体育健儿又获12金、14银、12铜,的好成绩。在各大节日中,举办各种运动比赛13次,全民健身活动35次,参加运动员6.5 万人次,大大丰富我县体育文化。

十二、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发展,社会救济体系不断完善。2007年,全省共有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不含离退休人员)8010人,比上年增长0.2%;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含离退休人员)8146人,增长2.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518人,下降1.5%;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129人,增长5.6%。

优抚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末全县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231人。继续加强社会救济工作的力度,不断扩大社会低收入群体的救助。全年受助低收入人数10085人,增加1316人,增长15%,其中,城镇7410人,增加1188人;农村2675人,增加128人。农村医疗救助人数2732人,增加879人,增长47.5%。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困难户实施救助,增设农村定期救济孤老残幼户(五保户)447户,569人,农村临时救济899人次,增加667人。全年财政下拨的民政各类专项抚恤金和社会补助、救济金1153万元,其中:低保金574万元,资金到位率100%,低保金发放额528万元,发放率100%。

十三、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措施得力,人口控制取得显著成效。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导向机制,人口再生产步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9.1万人(公安户籍人口),增长1.6%。其中,乡镇人口,13.2人,增长1.8%;农垦人口5.91万人, 增长1.1%。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0.74万人,增长1.2;非农业人口8.37万人,增长2%;城镇人口2.42万人,增长2.3%,农村人口16.69万人,增长1.5%;少数民族人口11.78万人,增长2%。人口出生率14.26‰,人口死亡率3.92‰,人口自然增长率10.34‰。

十四、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坚持“靠山、养山、治山、富山”富民强县的发展方针,积极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切实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2007年,全县造林面积487.4公顷,其中,更新造林面积462.3公顷;森林总面积16.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6%,活立木蓄积量1680万立方米。全县有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5349公顷,列入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6种;列入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12种。列入国家主要珍贵保护林木有 154种。加强城镇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全县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十五、科学技术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经济增长技术含量明显增强。2007年,全县共有科技专职人员31人、科普人员214人,取得技术职称的农民1289人。科技队伍不断壮大,技术力量明显增强。全年共举办青少年科普讲座5次,听讲人数1600人,举办科普讲座28次,听讲人数1500,组织科技下乡25次,推广科技成果5项。全年科技经费筹集696万元,增长39.8%,其中:政府资金546万元(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427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119万元),增长48.4%;企业资金150万元,增长15.4%。科技专项经费支出380万元,比上年增长3.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50万元,增长15.4%。

注: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白沙统计年鉴-2008》版公布之数据为准。

2、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数据除人口数据含农垦外,其他数据均未含农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