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5 白沙县统计局

白沙县统计局

2008年5月14日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经济工作会议、省第五次党代会和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努力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使全县经济运行步入较快增长的轨道,呈现出速度快、结构优、效益佳的良好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产总值增幅自上年创出历史新高后,2007年则再上一个台阶。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四低一小”(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经济总量小)仍是我县当前的主要矛盾;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根深蒂固,“一产高、二产低、三产弱”的不合理产业结构仍得不到根本转变;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增长点较少,农民收入水平低;工业经济总量小,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创税产业小且少,财政收入渠道窄,财政支大于收的矛盾继续增大;经济欠发达,物价上涨偏快,对城乡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城镇居民就业困难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一、经济总量

整体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初步核算,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GDP)90368万元,同比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072万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11298万元,增长29.3%(其中工业增加值5601万元,增长73.5%);第三产业增加值24998万元,增长16.7%,人均生产总值6904元,增长12.2%。单位GDP能耗为0.4861吨标准煤/万元,下降5.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耗为2.75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2.4%。

“三辆大马车”共同拉动经济增长。2007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5%,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24.3%,拉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贡献率为23.9%,拉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2.2%,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贡献率比上年73.7%,下降了3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比上年7.6%,提高了1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比上年18.7%,提高了13.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61.2:11.7:27.2调整为59.8:12.5:27.7。

二、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我县继续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及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积极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生产方面除了国家减免农业税外,地方政府每年还不断加大支农资金投入。2007年,全年共投入支农资金6558万元,其中:用于农业生产性补贴990万元,大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快速发展,使农民在经济增长中得到实惠。

全县农林牧渔业产值完成84990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农业产值39749万元,增长14.9%。种植业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效益良好。甘蔗下水田项目继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民从中得到很大的实惠。2007年甘蔗播种面积、新种面积、总产均大幅幅长,成为07年农业增长的最大亮点。林业产值20380万元,增长2 %。橡胶生产势头迅猛,产量和产值均快速增长,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逐步得到夯实。牧业产值20784万元,增长8.5%。牧业生产稳步增长。生猪市场供应紧张,价格上扬,效益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提高,使生猪生产形势看好。渔业产值2607万元,增长9.1%。

三、工业

工业生产实现恢复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良好。制糖业原料充足,生产恢复较快。在制糖业、福莱斯木材加工厂和高地淀粉厂增长的拉动下,工业产值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30230万元,同比增长6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913万元,增长72.9%;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4317万元,增长53.7%。工业增加值5602万元,同比增长7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26万元,增长80.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376万元,增长53.7%。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3545万元,产品销售率90.9%,比去年同期下降6.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食糖46787吨,增长91.6%;淀粉11330吨,增长239.8%。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9.5%,比上年提高44.5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由上年的55.6%下降为33.3%,资产贡献率10.4%,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2.6次,比上年提高0.8次,产品销售收入21384万元;实现利税总额3022万元,比上年增加1001万元,增长49.5%,其中:利润1400万元,比上年增加777万元,增长1.25倍;上缴税金1622万元,比上年增长16%,销售成本利税率17.6%,资金利税率9.6%,成本费用利润率7.1%,分别比上年提高1.1、3.5和2.4个百分点,平均每一职工创造的利税25247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2047元,分别比上年增加8678元和30326元,增长52.4%和1.4倍,实现产值和效益双丰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7年,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县道公路改造,县城环城路建设等拉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7094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城镇投资21164万元,增长17.1%;农村非农户投资1900万元,增长71.6%,农村个人投资4030万元,增长19.9%。在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775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6.5%,增长4.28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014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0.7%,增长5.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305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1.7%,增长0.6%。

五、消费市场与物价

城乡消费品市场持续旺销。受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社会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7937万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县镇11206万元,增长15.8%;农村6731万元,增长15.5%。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172万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059万元,增长20.6%。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542万元,住宿和餐饮业87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16.9%。

市场物价偏快上涨。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4%。各类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都基本上保持较低的上涨幅度。食品类上涨4.8%;衣着类下降0.8%;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上涨2.2%;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下降5%;医疗保健类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涨5.4%;居住类上涨3.1%;建筑材料类上涨6.5%;服务项目上涨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