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清城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是我区经济发展史上最为不平凡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国民经济在2004年实现大提速的基础上再次取得新的突破。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全市增长第一,投资、房地产、旅游等发展势头不减,形成合力,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市首位,总量和增幅创下建区以来历史新高,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核算,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区辖部分,下同)50.86亿元,同比增长29.2%,增幅居全市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6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2.74 亿元,同比增长58.1%,其中工业增加值17.74亿元,同比增长58.0% ;第三产业增加值19.16亿元,同比增长19.3%。三次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由上年的24.5:35.1:40.4发展为17.6:44.7:37.7,第二产业对 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增强,贡献率继续提高,达到69.7%,其中工业为55.4%,拉动全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6.2%。 市场物价较为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1%,比上年上涨2.1%,总体上处在“高增长,低通涨”的良好经济环境。粮食消费价格逐步平稳,全年上涨2.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3.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均上涨0.8%。而衣着类、家庭设备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等价格均略有下降,只有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等能源的价格上涨较快,分别上涨28.3%和16.5%。 就业环境改善,从业人员大幅增加。借珠三角二次产业转移之机,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大量企业落户我区,推动我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大大缓解了我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据统计,2005年我区城镇居民登记的失业人口为1073人,失业率仅为3.2%,处于较低水平,就业较为充分。全年劳动就业人口达到27.23万人,同比增加4.56万人,增长20.1%。其中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97872人,同比减少1781人;制造业从业人员81445人,同比增加44348人;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32472人;同比增加6627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19047人,同比增加3603人。 二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取得较大提升,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按照中央“1号文”的指示精神,我区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特别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有效地化解了“三农”问题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在近年低位运行的基础上出现好转,呈现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71亿元,同比增长5.4%,增幅仅比“十五”期间最高位的2001年低0.3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5.31亿元,同比增长6.9%;林业产值2458万元,同比下降19.2%;牧业产值5.29亿元,同比增长1.0%;渔业产值1.61亿元,同比增长15.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82万元,基本与上年持平。畜牧和水产业产值达到6.90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上升至54.3%,比上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含水果、茶叶、蚕桑)58.58万亩,同比增加18705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86万亩,同比增加1970亩。主要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0.65万吨,同比增长6.8%;蔬菜总产量20.18万吨,同比增长9.4%,其中稻谷产量9.78吨,同比增长6.4%;水果总产量8857吨,同比增长18.8%。全年饲养生猪37.15万头,同比增长17.6%,其中出栏肉猪21.99万头, 同比增长10.9%;饲养三鸟1593万只,同比增长26.9%,其中出栏1123.2万只, 同比增长31.1%;牛奶产量4890吨,同比增长16.3%。渔业生产加速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2.24万吨,同比增长15.5%。牧业和渔业已发展成为拉动我区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全区年末耕地面积215228亩,同比减少1779亩。农作物有效灌溉面积134551亩,同比减少4224亩。旱涝保收面积74233亩,同比减少650亩。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89152千瓦,同比减少278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纯)12296吨,同比增加2043吨。农药施用量702吨,同比增加39吨。农村用电量8865万千瓦时,同比增加548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及增速均居全市首位。今年,我区工业生产呈现低开高走的发展态势,在经历了一季度的低微后,生产速度迅速逐月攀升,年末,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9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8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拉动我区工业生产强势增长的主导力量,到12底止,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到64家,比去年底增加了34家。累计完成产值90.09亿元,同比增长了1.16倍,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首位。其中重工业产值67.01亿元,同比增长1.47倍,轻工业产值23.08亿元,同比增长51.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6.18亿元,同比增长1.35倍。企业总体效益明显转好,全年实现利润总额6703万元,同比减亏11096万元,上缴利税总额1.83亿元,同比增长7.92倍。主要产品中,生产人造纤维板15.4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39倍;水泥6.95万吨,同比增长41.4%;陶瓷地砖261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59倍;铝材7.13万吨,同比增长40.23倍;电力电缆5.69万千米,同比增长28.4%;收录放音组合机等电子产品918.4万台,同比增长3.17倍。电线电缆、陶瓷建材、电子等支柱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建筑业生产较为平稳。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3亿元,同比下降19.1%。下降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普查后,清远市启源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和清远市三鑫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归回市统计所致。全年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8.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6%。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投资完成额继续位居全市之首。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7.92亿元,同比增长60.5%。投资总量仍居全市之首,所占比重达21.2%。各种类型投资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基本建设完成7.74亿元,同比增长1.41倍;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1.07倍;其他投资完成27.08亿元,同比增长29.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10亿元,同比增长1.40倍;农村私人投资完成5.01亿元,同比增长1.37倍;城镇私人投资完成0.74亿元,同比增长6.2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