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永顺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永顺县统计局 二○○七年三月一十三日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对农业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突出矿业、烤烟生产、旅游、项目建设等,大力推进优势资源产业化战略,全县经济稳定健康协调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县域经济呈现增长速度加快、经济效益趋好、百姓实惠增多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一、 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06年,全县GDP为16.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2%,是95年以来增速首次达到两位数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9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2.74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7.25亿元,增长1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666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8.26:16.93:44.81。同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6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53个百分点。 “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为10.1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1%;全县城镇化率为28.2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考核验收,全县为民办八件实事的目标任务全部达标,涉及我县16项考核指标已全面完成。 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县就业劳动力29.53万人,增加0.52万人,其中年内城镇新增就业2428人,下岗职工再就业1490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活动,坚决整治乱执法、滥执法、不按程序执法行为,高度重视农村农民减负工作,全县未发生一起涉农恶性案件。全县共立刑事案件920起 ,侦破685起,受理刑事案件144起,审结123起,判处刑罚183名。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全县共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319件(人)次,接待群众来访2168人次,本级立案受理352件,办结341件。 价格总水平比较平稳。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8%,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5.9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6%。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运行质量不高,发展滞后;工业缺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难以形成县域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支撑,经济发展后劲略显不足;居民增收困难、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二、 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克服农资价格上涨和严重旱灾影响实现稳定增长,2006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01713万元,增长6.6%,其中农业产值66556万元,增长9.6%;林业产值9051万元,下降2.9%;牧业产值24441万元,增长3.4%;渔业产值1498万元,增长7%;农林牧渔服务业168万元,增长16.1%。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0.87千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0千公顷,全县粮食总产量212476吨,增长5.85%;棉花16.5吨,下降45%;油料26146吨,下降5.29%;茶叶109吨,增长18.48%;水果83970吨,增长34.79%;蔬菜101338吨,增长7.06%;年内生猪饲养50.36万头,增长1.72%;出栏肉猪26.31万头,增长2.65%;出栏牛2.82万头,减少1.1%;年末大牲畜存栏9.18万头,减少12.95%;出栏羊7.32万只,下降12.3%;家禽出笼89.94万只,增长3%;禽蛋产量2602吨,增长5.94%;水产品产量2191吨,增长8.14%。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非农产业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42.61%,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1.83%,比重比上年下降0.31个百分点。稻谷播种面积19.69千公顷,增长0.5%;油料播种面积14.25千公顷,下降6.13%;药材播种面积0.55千公顷,同上年持平;棉花播种面积20公顷;麻类播种面积20公顷;蔬菜播种面积9.9千公顷,增长28.07%。畜牧业稳定发展,2006年农、林、牧、渔比例为67.74:11.4:18.87:1.81 主要林产品产量:油桐籽2551吨,油茶籽3467吨,板粟920吨,松脂700吨,木材1.3万立方米。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规模乡镇和专业村建设,加大优质农林畜产品开发力度,围绕柑橘、猕猴桃为主的林果业,生猪、山羊、黄牛为主的畜牧业和烤烟、油料、蔬菜、药材为主的经作业等农村优势产业,林果业、畜牧业和经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7.6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造林面积8.33千公顷,绿化苗木90万株,年末封山育林面积为103.7千公顷,增加0.9%,森林覆盖率达到69.28%。新扩橙柚和时鲜水果开发0.7万亩,完成猕猴桃基地搭架及新扩0.8万亩,完成柑桔品改1万亩。年内新建沼气池4606口,两省节柴灶1700个,减少柴薪消耗1.4万吨。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把我州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和我县被确定为国扶县的机遇,坚持单位包村、干部挂户,通过科技兴农和产业开发,逐渐结束缺衣少食的历史,大部分特困村实现稳定脱贫,部分村寨向小康迈进。 加大青年农民免费培训力度,全年劳务输出逾9万人次,创劳务收入5.4亿元。以村间道硬化为切入点,启动新农村建设试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开工4条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完成路基改造83.5公里、路面改造58公里。建立村级公路管养机制,落实养护人员和专项资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坚持把矿业作为工业扩张的突破口来抓,克服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运力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县域工业经济出现整体复苏迹象。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9231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实现增加值18859万元,增长1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9341万元,增长13.1%;在锦泰有限责任公司、万源水泥厂、岚湖香料油厂、卫敷厂、大继成公司等骨干企业的带动下,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5249万元,增长23.4%;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23982万元,增长9.13%。矿业开发初见成效,永茂镍钼矿、王村方解石厂、万民联合矿业建成投产,桃子溪铁矿、青坪镍钼矿、盐井铅锌矿项目完成试产。全年矿业产值达到8160万元,完成税收420万元。万源水泥、锦帛钰纺织、大继成化工、大洋化肥、电力公司等骨干企业产销两旺,锦帛钰纺织、永茂矿业税收超过百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