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溆浦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溆浦县统计局 2008年4月10日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提高、后劲增强、发展协调。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48亿元,为48.6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7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3.7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16.2亿元,增长15.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6447元,增长24.0%。经济结构继续改善。2007年,在全县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7.7 :26.7 :35.6改善为38.5 :28.2 :33.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8%,工业占GDP比重为24.1%,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2007年城镇化率25.7%,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呈较快上涨趋势。2007年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CPI上涨幅度较大。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6.2%,居住类上涨8.7%。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我县紧紧围绕“十一五”节能降耗的主要目标,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成了节能降耗年度目标。2007年,全县单位GDP能耗0.81吨标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3.38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8.9%。 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全年发生生产事故76次,比上年下降6%;造成死亡28人,下降15%;重伤74人,增加32%;直接经济损失287.8万元,比上年增长42%。亿元生产总值事故数1.56次,亿元生产总值死亡人数0.58人。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26575万元,比上年增长29.7%,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GDP增长。地方财政收入17001万元,比上年增长24.2%。全年财政支出78603万元,增长45.63%。 为民办8件实事全面完成。全县完成县到乡镇公路72公里,完成乡镇到村水泥路621公里,分别为目标任务的128.6%和130.2%;农村“乡乡能上网”信息化工程达100%;解决了1.34万名农村广播电视盲区人员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完成了40家标准化乡村农家店建设,为目标任务的100%。全县廉租房建设完成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占目标任务的166.7%,使部分低收入无房户入住廉租房;全县新建沼气池400口,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保障能力不强,就业、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财政支出压力增加,财政比较困难。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1000公顷,增长0.5%,其中稻谷播种面积42060公顷,增长0.07%。油料种植面积15570公顷,减少4.7%。棉花种植面积730公顷,减少2.7%。蔬菜种植面积8860公顷,增长4.7%。粮食总产量38.44万吨,增长6.2%,其中稻谷产量29.12万吨,增长2.36%。全年出栏肉猪76.87万头,增长3.49%;出笼家禽771.86万羽,增长9.4%;水产品产量7247万吨,增长16%。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减% 粮食吨3844276.2 油料吨206035.53 甘蔗吨273486.00 柑桔吨5459426.27 牲猪出栏万头78.572.88 农业结构出现新变化。全县粮食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为25.88%,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油料占总产值的比重为2.1%,上升0.1个百分点;棉花所占比重为0.89 %,上升0.9百分点;蔬菜所占比重为22.62%,上升7.07个百分点。全县生猪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25.35%,下降0.32个百分点;家禽所占比重为6.25%,上升0.39个百分点。 现代林业示范县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县纯林产值达1.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7%。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2007年,我县加大水利投入资金,增加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1.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2%。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我县政策范围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除工作全面完成,全县农村学生学杂费免除率春、秋两季均达到100%。完成了上级下达的1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任务,逐步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共有60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参合率达80%以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始解决,2007年解决了2.48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1.23亿元,增长1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家,完成增加值10.22亿元,增长24.05%,其中轻工业增加值3.36亿元,下降6.6%;重工业增加值10.46亿元,增长31.2%。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万元 指 标绝对数增长% 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10219724.05 其中:轻工业13730-6.6 重工业8846731.2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55554.13 非公有制企业4664270.1 骨干企业明显增加。一批新建企业建成投产,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全县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3家,这些重点骨干企业成为推动全县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六种主要产品产量五增一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32.85万吨,增长9.59%;聚乙烯醇4.11万吨,增长7.61%;水泥66.34万吨,增长7.09%;发电量25447万千瓦时,下降1.66%;铁合金4.47万吨,增长20.4%;人造板4.2万立方米,增长2.83倍。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10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6.73亿元,增长82.7%;实现利税1.78亿元,增长64.9%;亏损面为10.2 %,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制造业、采矿业分别比上年新增利润3662万元、268万元,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减少611万元。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 单位:万元 指 标绝对数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267276.6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