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辰溪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辰溪目标,以工业兴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创新机制,争创和谐社会,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十五”计划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综合 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初步测算,2005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3%,增幅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再创新高。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4430元。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2亿元,增长26%,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5.4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3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3:28.4:47.3。 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内在质量进一步提高。五年来,全县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提升,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不断拉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显著增强。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与GDP的同步增长,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27万元,5年平均递增21.8%,呈现GDP与财政收入“两位数”“两同步”增长态势。大伏潭20万千瓦水电站,清水塘12.8万千瓦水电站,晓滩水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和启动实施,大大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 职工工资稳步提高。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2.55万人,比上年增长2.8%;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69亿元,增长14.9%。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内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落实“八件实事”圆满完成。经省市两级考核验收,全县落实省政府为民办8件实事的目标任务全部达标,18项考核指标已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新建与改造县际及县到乡镇公路等13项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扶助金发放及时到位率、改造乡镇敬老院等5项指标完成目标任务。 价格水平保持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02%;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6.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5%;房地产价格指数为103.4%。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水平低,产业链条不长;财政收入总量偏小,支出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治安、生产安全、城市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政府职能需进一步转变。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86258万元,增长4.1%。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别完成为45429万元、6761万元、32191万元、1236万元,641万元,分别增长1.6%、9.3%、5.5%、9.4%、6.6%,比例为52.7:7.8:37.3:1.4:0.8。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0.07千公顷,调减4.9%;油料种植面积9.55千公顷,增长3.3%;棉花种植面积0.36千公顷,基本持平;瓜果种植面积2.56千公顷,增长9.4%;蔬菜种植面积7.22千公顷,增长8.6%。全年粮食总产量14.76万吨,下降4.1%;棉花产量365吨,增长1.4%;油料产量9394吨,增长3.2%,其中油菜籽产量6494吨,增长4.6%;瓜果产量3.97万吨,增长5.9%;水果产量39684吨,增长5.5%,其中柑桔产量16898吨,增长8.3%;蔬菜产量11.85万吨,增长6.9%。 畜牧业增长加快。全年出栏肉猪31.5万头,增长5%;出栏牛0.68万头,增长3%;出栏羊2.64万只,增长1.5%,出笼家禽458万羽,增长3.6%。肉类总产量2.88万吨,增长4.7%;禽蛋产量1881吨,增长10.3%;水产品产量1947吨,增长9.4%。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全县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302万元,完成罗子山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长田湾中型水库溢洪道应急处除工程。治理了毛田垅,中棚垅,胜利,流水溪等9座病险水库。恢复渠道116处,35.8公里、渡槽8处,溪堤溪坝40处,1.8公里,整修山塘78口座,渠道防渗40余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4099万元,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4073万元,同比增长37.9%,增幅列全市第一。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18692万元,增长47.4%;其中国有集体企业完成27696万元,增长18.2%;股份制及股份合作企业完成61184万元,增长50.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29810万元,增长77.9%,非公经济的活力进一步呈现。 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05年,能源、建材、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688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3%。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已达6家,几大企业均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这些企业形成了工业快速增长的强势拉力。 工业产量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原煤生产量达70.52万吨,增长36%;水泥75.25万吨,增长26.4%;发电量22898万千瓦时,增长2.3%;配混合饲料18010吨,增长208.4%;人造板9845立方米,增长155.1%;化肥12067吨,增长19.5%;电石46428吨,增长10.4%;耐火材料制品31355吨,增长127.6%;焦炭65134吨,增长43%。 建筑业平稳发展。2005年,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0017万元。施工单位工程个数127个,房屋施工面积26.33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20.21万平方米。建筑企业实现利润644万元,增长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05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585万元,增长6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7857万元,增长69.8%。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5.1亿元,增长79.8%;更新改造投资1.4亿元,增长16.7%;房地产开发投资0.6亿元,增长36%。 工业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在城镇以上投资中,计划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业投资项目6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4个,全部或单项建成投产项目3个。全部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65亿元,增长112%,比全社会投资增速快5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71.5%,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4亿元,增长16.7%。按行业分,采掘业投资1800万元,制造业投资3900万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4.08亿元。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05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8亿元,增长13.2%。其中县零售额4.3亿元,增长14.1%;县以下零售额4.18亿元,增长12.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34亿元,增长13.2%;餐饮业零售额1.09亿元,增长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