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辰溪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怀化市辰溪县统计局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贸易稳中有升。全年引进市外境内投资项目66个,实际到位资金8.8亿元,增长319%。实际利用外资156万美元,实现出口82万美元,增长64%。

旅游业稳定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0.6万人次,增长5.4%;旅游总收入116万元,增长7%。

六、交通邮电业

交通事业发展迅速。2005年,投资规模扩大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交通运输业增长加速。全社会旅客周转量达36435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16137万吨公里,增长分别19.8%,16.4%。乡村公路建设得到加强,交通条件有较大改善,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设项目28个,完成公路里程109.5公里。

邮政通信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157万元,增长14.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62万元,增长6.3%;电信业务总量5495万元,增长16.9%。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56845户,增长9.7%;移动电话用户32961户,增长17.5%;国际互联网络用户3946户。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5460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027万元,增长28.4%。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国税完成1634万元,增长30.3%;地税完成4250万元,增长28%;财政完成4143万元,比上年增长28.2%。财政支出31522万元,增长35.2%。

金融机构运行平稳。20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76亿元,比年初增长11.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66亿元,比年初增长11%;企业存款余额2.09亿元,比年增加1458万元,增长7.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19亿元,比年初下降5.7%。2005年,全部金融机构实现现金收入17.95亿元,现金支出18.43亿元,现金净投放4552万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833万元,增长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39万元,增长10.8%;人身险保费收入3894元,下降3.8%。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2354万元,增长104%,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178元,增长123%;人身险业务赔款与给付1176万元,增长41%。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技事业得到较大发展。2005年,全县科技工作突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主题特色,强化科技对县域经济促进与支撑作用,科技事业得到较好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8项,举办农村科技培训班3期,印发各类资料1万余份,培训3000人次。于5月14日在县城刘晓公园举行了“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全年技术市场实现交易项目40个,成交额达1000万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工作效果明显。2005年,全县投入资金362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8960平方米,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县拥有普通中学39所,职业教育学校2所,小学200所,幼儿园19所,共有在校高中生6814人、初中生23386人、职业教育学校学生591人、小学生25187人,在园幼儿数4221人,各类专任教师4391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广播事业日益繁荣。2005年,全县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0次,参与群众达2万人次。清理整顿文化市场活动18次,共收缴并销毁非法盗版出版物3000册。文艺创作获国家级金奖2个,省级创作金奖4个。全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2000户,增加1652户。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2家,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278张,卫生技术人数1335人,农村村级医疗网点457个。卫生宣传与疾病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卫生事业经费支出705万元,增长74.9%。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改善。2005年,全县投入资金280万元,对12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扩建和改造,缓解了农村就医难的矛盾。

竞技体育喜获丰收。在国家省市各项体育比赛中,全县运动健儿共获得奖牌102枚,其中金牌24枚,银牌38枚,铜牌40枚。参加各种运动会3次,参加人数达535人次。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场所120个,共组织大型群体活动25次。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1%人口抽样调查,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2.3‰,死亡率为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年末总人口为51.89万人。全县计划生育率为95.81%。全面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共发放奖励扶助金18万元,300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410元,实际增长11.5%,全县职工人均工资10561元,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97元,实际增长12.1%,其中工资性收入588元,增长26.5%;家庭经营收入1325元,增长8.1%。

社会福利和保障工作得到加强。据劳动部门统计,200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45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02人,其中大龄困难人员再就业32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313人。全县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13万人,新增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6人,新增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02人。扩改建乡镇敬老院完成2所,新增集中供养五保户60人。

注:1、GDP、各产业增加值是以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为基数的初步核算数。其他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