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沅陵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邮电业务总量9860万元,增长22.7%;其中电信业务量8464万元,增长23.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3379户,比上年净增6528户;移动(含联通)电话用户69000户,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122379户,比上年净增25632户,电话普及率为18.8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0.6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达5779户,比上年净增1802户。 八、金融与保险 金融较快运行。200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94亿元,比年初增加6.0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21.96亿元,比年初增加4.33亿元;企业存款余额4.76亿元,比年初增加1.0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97亿元,比年初增加1.21亿元,其中长期贷款余额5.75亿元,比年初增加0.37亿元。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970.6万元,下降0.4%,其中人寿公司4251万元,财险公司719.6万元,各项赔款与给予支出2171.8万元,其中人寿公司1773万元,财险公司398.8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拥有普通中学51所,其中县城7所,全县各级学校在校学生65715人,其中普通高中学生8275人,初中学生21425人,各类中职学生4361人,小学学生31654人。社会力量办学(含幼儿园)36所,其中民办中学3所,在校学生121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251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2006年投资2125万元,完成了66个网络计算机教室,297个教学光盘播放点,327个卫星教学收视点,59个多媒体网络教室装备任务,大大提高了全县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高考本二上线人数达339人,比上年增加11人。 科技事业硕果累累。2006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934人,其中高级职称251人,中级职称3285人,初级职称4398人。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项,其中省级2项,县级13项;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8个,科技三项经费投入63.5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有文化馆1个,文物管理所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转播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0%(含卫星电台),有线电视用户28000户。 文艺作品喜结硕果。老年舞蹈《婆婆辣》获“三湘群星奖”金奖,少儿舞蹈《苞谷熟了》、《排排坐》获“三湘蒲公英奖”金奖;三个舞蹈同时获作曲奖一等奖;少儿舞蹈《俏花旦》在怀化文艺展演中获一等奖。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5个(不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及村卫生室),拥有床位总数1408张;全县卫生工作人员总数167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64人,全县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74人,注册护士(师)305人。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成功举办第五届传统龙舟大寒,参赛船只24支,其中外省市1支,省内县外9支,县内龙舟队14支,参赛运动员1200人,观众50万人次。在2006年市传统学校运动会上,取得金牌25块,并破市记录7项。在省第十届运动会上,我县共派出9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举重、跆拳道、田径等三个项目的比赛,共夺得金牌1块(举重),银牌2块(田径),铜牌2块(田径)。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8.7%,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1.31%,县城区域环境噪声及交通噪声均已达标,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2006年来,全县总人口65.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86万人,乡村人口47.17万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3.28万人,占总人口的51.2%,女性人口31.75万人,占总人口的48.8%。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90‰,死亡率为5.82‰,自然增长率为6.08‰。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23元,增长10.02%,城镇人均消费支出5245元,增长6.68%。农民人均纯收入1595.17元,增长8.4%,人均现金支出1334.24元,增长5.4%。 劳动社会保障取得新的成效。2006年全县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905人,其中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14840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6587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3900万元。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70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总数12400人。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所用的2006年总人口数,系按怀化市统计局1‰人口抽样推算数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