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沅陵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怀化市沅陵县统计局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围绕“富民强县、实现小康”的目标,突出“四个加快”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沅陵,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测算,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48.7亿元,增长11.5%,比上年快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8.92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12.69亿元,增长9.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552元。经济结构继续改善。2006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4.6:59.4:26.0。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5个百分点。

经济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25810万元,增长2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868万元,增长20.3%。

职工工资稳步提高。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23105人,比年初略有下降;全县从业人员劳动报酬4.1亿元,增长20.%,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17866元,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内新增就业4466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落实“8件实事”18项指标,全面完成任务。其中8个考核指标超额完成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不快,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产业升级难度大,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

二、农业

农业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9989万元,增长4.5%,其中种植业产值56898万元,增长6.2%;林业产值20029万元,增长4.9%;牧业产值36291万元,增长0.2%;渔业产值5133万元,增长10.5%;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6年全县粮食产量21.3万吨,增长6.5%;其中稻谷产量16.5万吨,增长8.3%;豆类产量0.98万吨,增长7.2%;薯类产量(折粮计算)2.76万吨,下降2.1%;油料产量1.73万吨,增长6.0%;蔬菜瓜果产量10.0万吨,增长7.8%;全年出栏肉猪32.9万头,下降1.2%;出栏羊9.3万只,增长3.3%;出笼家禽454.93万羽,增长1.1%;水产品产量6752吨,增长25.3%;特色农业中,茶叶产量653吨,增长5.3%;水果产量15017吨,增长7.7%,板栗产量1443吨,增长9.2%。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6年完成稻田改制改种3.5万亩,板栗低改新造2000亩,茶叶低改品改2200亩;新增网箱养鱼1万口;积极培育七优米业、同兴木业、沅陵碣滩有机茶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劳务经济效益明显,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0.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1亿元。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全县农村(非农户)投资23298万元,增长31.49%;通村水泥公路建成完成95公里,村村通电话工程完成基站建设33座,新建农村沼气池2050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579816万元,比上年增长38.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1612万元,增长38.8%,其中轻工业产值20076万元,重工业产值471536万元,分别增长58.51%、38.0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87500万元,同比增长37.27%,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为99.2%。全部工业增加值267176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8410万元,增长14.92%。县属规模工业增长强劲,2006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5372万元,增长60%,实现增加值60487万元,增长23.3%。

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县发电量60.3亿千瓦小时,下降5.97%,其中县属3.2亿千瓦时,下降8.5%,水泥9.59万吨,下降10.2%。金属锌26368吨,下降24.7%。锌精矿含量26656吨,增长1.42倍,锑13866吨,增长25.7%,黄金3578千克,增长38.9%,其中:县属492.7千克,增长72.3%,工业硅3790吨,增长47.5%。机制纸7962吨,增长34.2%,大米13113吨,增长40.17%。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升。全县规模工业产销率为99.2%。其中县属9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48899万元,增长63.4%,实现利润总额16900.7万元,比上年增长65.6%;实现利税总额27763万元,增长62.4%。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2008万元,增长3.6%。全县资质企业以上建筑企业6家,完成总产值1115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23万元。税金总额102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0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城镇投资45742万元,增长34.9%,农村投资23298万元,增长31.49%。本年施工项目个数222个,增长58.8%,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鸟儿巢水电站计划投资12500万元,已完成投资6405万元。辰州矿业金锑钨技改项目计划投资60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6689万元。凤滩扩机工程完成投资4148万元,机组改造完成投资2933万元,保安机组投资4682万元。村村通公路计划投资6012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095万元。

房地产开发有所回落。2006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6883万元,下降17.3%。其中,住宅、商业用房、其他分别投资5789万元、420万元、674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7.8万平方米,商品房空置面积1.2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372.8万元,增长13.5%。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86.2万元,增长14.%,农村完成52986.6万元,增长12.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7409.2万元,增长13.2%,餐饮业23103.6,增长15.3%,其他行业3860万元,增长11.9%。

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持续增长,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全县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12088万元,增长21.6%;占贸易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9.7%,比上年下降1.8个万分点。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就。全年招商引资项目个数79个;合同引进市外资金8.3亿元,下降2.0%;实际到位资金7.8亿元,增长7%,其中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12.68万美元。

旅游业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过境客流量88万人次,地接团队105个2000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7.5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3760万元。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县全社会货物周转量20281万吨公里,增长9.6%,客运周转量45672万人公里,增长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