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蓝山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年未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6839万元,比年初增加19296万元,增长17.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9082万元,比年初增加15907万元,增长17.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1753万元,比年初增加7929万元,增长18.1%,在金融调控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确保了重点信贷投入。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029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50万元,增长50.4%;人寿险保险收入2379万元,各项赔款支出462万元,增长9.7%。 九、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拥有学校276所,职业中专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3766人,职业中专795人,小学在校学生2859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2%,初中毕业升学率36%。 文化事业平稳发展。拥有乡镇文化站13个,文化管1所,文物管理所1所,图书馆1所,文化娱乐开发中心1所。文物藏品二级2件,三级22件,图书馆藏书2.26万册,新华书店出售各类出版物133.16万册,增加9.18万册,全县报刊期发20.87万份。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县拥有电视台1座,差转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5%。有线电视用户9867户,增加455户,投入236万元对有线电视进行改造。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未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29个,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各一所,各村都有医疗点,卫生技术人员682人。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4年7月省级跆拳道比赛中获得铜牌1枚,市级比赛中获得2金1银,团体总分第3名,8月份全市田径赛中获得5金2银6铜。全省男子跳高获第4名。 十、环境保护 全县地表水质量保持Ⅱ类水质以上,大气环境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对2家违法建设项目给予严厉的处罚,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2起。 十一、社会、人口与计划生育 年未全县面积180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8.64万亩。行政村总数358个,通电村数353个,通电话村数329个,通汽车村数348个,饮用安全自来水的村169个。 据抽样调查,年未全县总人口35.14万人,比上年增加0.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85万人,乡村人口26.29万人,城市化水平25.18%,人口出生率为9.7‰,死亡率4.8‰,自然增长率4.9‰。 计划生育情况,据计生委统计,已婚育龄妇女人数6.79万人,领独生子女证人数4997人,出生人数3433人,死亡人数1741人,施行计划生育四大手术4943例,其中绝育1350例,上环2388例,取环569例,人工流产636例。 十二、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4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01元,比上年增加499元,增长21.6%,其中工资性收入978元,增加189元;家庭经营收入1670元,增加278元;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153元,增加4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元,增长22.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38元,增加264元,恩格尔系数52.3%,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81台,电话机47.1台,移动电话38.5台,摩托车31.4辆,人均住房面积38.07平方米,增加7.9平方米。 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40元,比上年增加674元,增长12.6%,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0451万元,增长7.9%,在岗职工人平工资8738元,增长8.6%。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252人,增长28.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4051人,增长13%,参加失业保险7879人,增长26.8%,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3055万元,城镇居民最底生活保障金277.8万元。 注:各部门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