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北湖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郴州市北湖区统计局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紧紧围绕“富民强区”这个总体目标,锐意创新,扎实苦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为民办八件实事全面完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定增长,产业结构持续改善。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99.5亿元,接近100亿元大关,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27236元,增长19.8%,按美元汇率,折合人均GDP3731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亿元,比上年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4:51.3:43.3发展为6.0:51.1:42.9。

“三化”进程持续推进。全部工业增加值4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工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45.4 %,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区规模工业产销率99.7%;以花卉、茶叶、蔬菜为支柱的农业产业化不断壮大,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基地总产值119697万元,比上年增长29.1%;全区城市化发展进一步加快,城市化水平为78.15%,较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

为民办八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考核验收,2007年全区为民办八件实事的目标任务全部达标,20项考核指标全面完成,被推荐为省政府2007年为民办八件实事先进集体。其中,建成县到乡镇以及乡镇到村公路、建设标准化乡村农家店以及解决农村广播电视盲区和安全饮水问题等7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农村乡乡能上网、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率等13项指标100%完成目标任务。

劳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完成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108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98人;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616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36400万元。完成小额担保贷款100户;落实社会保险补贴1900人,补贴资金400万元,落实公益性岗位补助345人,补贴资金345万元;大力开展“阳光工程”及创业培训服务16090人次。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已经完成,交通、建筑行业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商业、粮食、供销、物资等传统商贸流通企业通过改革改制,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社会事业和谐共进。教育事业硕果累累,科技工作成绩斐然,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体育工作再创一流,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国优,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经济总量相对偏小;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较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业抗灾防灾能力较弱;工业整体竞争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繁重。

二、农业

农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全区粮食总产量60466吨,油料1835 吨,烤烟2738 吨,水果49500 吨,出栏生猪26.5万头,出笼家禽275.1万羽,水产品产量3150吨。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460万元,增长6.5%。

农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区现拥有裕湘面业、花卉世界、天湖食品、梦里故乡4家省级、奇怪辣业等17家市级、广源肉业等27家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4个。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2007年,全区共开工水利项目2420处,新增灌溉面积0.14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0.6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平方公里,加固堤防2.5公里,疏通河道3.6公里,渠道硬化26.6公里。全区投入各类水利资金2650万元。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9581万元(其中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专项资金1200万元)。完成了石盖塘镇五星村岔江口组、市郊乡塘尾村7组等14个示范自然村建设,改造房屋54.7万平方米,硬化通村(组)道路36公里,硬化村内便道256公里,改水1297户,改厕847个,修建休闲娱乐场所26座。

三、工业和建筑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07年,全区县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61295万元,较上年增长21.3%。其中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161295万元,增长21.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新产品产值136121万元,增长33.0%,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4.3%,与去年持平。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51.10万吨,石墨138.79万吨,饲料7.63万吨,白银299吨,铅2.23 万吨。

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7%,与去年持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71.4%,提高42.4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3876万元,实现利税103675万元,分别增长61.4%和55.6%。

建筑业发展加快,企业效益好转。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6344万元,增长1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6446万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060万元,非国有经济投资145386万元。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61517万元,更新改造投资65355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35184万元。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工业投资122372万元,其中技改投资65355万元,比上年增长46.7%。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兴旺。200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3192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578382万元,增长17.1 %;餐饮业204810万元,增长22.3 %。全区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0724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7年新引进外资项目7个,合同利用外资394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1%;实际到位内资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内资项目注册资本金2.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36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3%,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

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9.56万人次,增长26%,旅游综合收入12.4亿元。

六、财政

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54369万元,同口径增长25.0 %,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708万元,同口径增长21.7%,上划中央两税15282万元,增长29.0 %;全年财政总支出59796万元,增长22.2 %。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及基础建设、农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项目得到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