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安化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益阳市安化县统计局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扭亏增盈成效显著。8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达192.4%,比上年提高51.3个百分点,居全市之首,共计实现利润20867万元,税金9069万元,分别增长295.1%、78.6%,亏损企业由2004年的5家减至1家。

主要工业品产量增幅较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中,原煤26.1万吨,增长22.3%;发电量226735万千瓦/小时,增长13.2%;水泥24.8万吨,增长27.9%;精锑9592吨,降低19.1%。

建筑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安化县实现建筑业产值6.46亿元,增长31.2%,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26%。

四、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投资:高速增长,重点工程主导。今年以来,虽然国家在投资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过热行业的投资明显受到限制,但安化县固定资产投资在柘溪电站扩容、东坪电站、株溪口电站等重点工程带动下,实现了历史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6亿元,比上年增长71%,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考核目标41%,其增速居全市第一,其中城镇以上投资9.41亿元、增长215%,农村投资4.05亿元、增长18.7%。

企业技改投入:力度加大,内在活力增强。一年来,安化县技改投资达到49658万元,是去年的10倍。如柘溪电站技改投入41533万元,湘安钨矿投入1305万元,东坪钒厂930万元,建玲竹业900万元。

五、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继续发展。分3年实施的县到乡公路改造10个项目306公里,除马奎段30公里按二级标准另外实施,其余9个项目276公里全面完成,总投资1.187亿元,新增271公里水泥硬化路和烟溪到奎溪37公里油路。分两年实施的60个通达工程项目371.5公里,今年完成33个项目205公里,到年底已超额完成任务。全县年末公路总里程达4135公里,其中油路200公里,水泥路529公里,砂卵石路3714公里,拥有国道1条,74公里;省道4条,203公里;县道16条,599公里;乡道61条508.4公里;村道750条2815公里。二级公路84公里,三级公路64.3公里,四级公路330公里,等外公路3329公里。全县各乡镇均通公路和客班车,村级公路通车率92.0%。运输船舶186艘,其中客船48艘;运输车辆3942辆,其中货车3325辆,客车617辆。

邮政电信进一步发展。新建移动基站10个、小灵通发射站12个、联通基站15个,新开通宽带网18个乡镇。

六、商业、招商引资、旅游业

消费市场:活跃繁荣,亮点纷呈。在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商家规模化经营、高档次服务、新方式营销等因素促进下,全县消费市场更加活跃繁荣,商贸、餐饮、娱乐、休闲等消费亮点频现。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1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整体联动,成效明显。今年以来,安化县打破常规,广造声势,采取大招商、招大商的方法,成功地引进了一批战略投资者,如株溪口水电项目、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石煤发电多联产综合开发项目、年产1000吨碳化钒系列产品开发项目等。据招商部门统计,安化县共签订各类招商引资合同98个,合同引资122亿,实际到位资金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在全市位居第一。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清晰,方法理性,成效明显,有效地利用了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旅游工作:集山水之美,描发展之图,前景良好。安化县在旅游工作中着力打造“一个品牌”即雪峰湖品牌,突出“两个亮点”即山水生态旅游和梅山文化风情游,结合“2005年中国旅游年”这一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宣传活动,使柘溪风景区成功入围“湖南百景”,并在“旅游益阳”专栏中对东坪风景区、唐市古街、马路风景区、洞市风景区等重点风景区拍摄了风光片,为雪峰湖地质公园确定了形象口号即“雪峰平湖,天上人间”,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景点接纳能力逐步增强,旅游收入稳步提高。年内各旅游景点共接待中外游客56.42万人次,同比增长30.95%,旅游综合收入达1.85亿元,同比增长38.94%,旅游业创税1000万元,同比增长43.8%。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支:收入大幅增长,支出合理控制。今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国税完成7820万元,比上年增长44.44%;地税完成5602万元,比上年增长29.96%;财政完成4579万元,比上年下降9.24%。地方财政一般收入11079万元,比上年12.63%;完成一般预算支出46418万元,比上年增长16.53%。

金融行业:增长有力,运行正常。截止年底,安化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64亿元、比年初增加58323.14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2.92亿元、比年初增加51559.81万元。年未,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5.16亿元,比年初增加11202.8万元同比增加4896.8万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2.43亿元,同比减少1039万元;累计收回12.16亿元,同比多收回1136万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人寿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6164万元,增长7.3%,其中趸交1712.9万元,期交803万元,短险420万元,其它续保3228.1万元,全年发生给付和赔付案件5165件,其中给付长险219件,金额为179万元,赔付(短险)4946件,金额为230.9万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05年,安化县各行各业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年内实施科研项目20项,推广科技成果20项,专利28项,其中安化县可持继续发展科技示范工程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ZC47T型交流脉冲电磁阀和渣滓溪锑矿浮选新药方试验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另有三项获市三等奖,10项获县科技进步奖,并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县考核,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普九成果持续巩固,第二期义教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学校危房改造扎实实施,安化一中实施了第三期扩校工程,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和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书本费、补贴生活费)工作全面铺开,中小学办学行为不断规范。年末普通中学61所,在校学生55536人;小学176所,在校学生43452人。控流保学力度得到加强,全县小学入学率99.83%,小学毕业升初中率98.83%,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02%、1.8%以下。幼儿教育发展加快,各类幼儿园由2004年的45所增加到60所,在园幼儿数由8561人增加到10338人。高中办学质量逐年提高,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取得新的成绩,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上线1461人,上线率54.21%,居全市第三,大专以上高校录取率74.6%,超过省平均(66%)8.6个百分点,艺体专业成绩在全市优势比较明显,其中文科各专业成绩均获得了全市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