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安化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益阳市安化县统计局

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加强。以工代赈、退耕还林、牛羊基地建设工程、生态林补偿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农网改造、第二批义教工程等一些国家投资项目的实施,对拉动我县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其中,农村电网改造完成投资5300万元,新建10KV线路114.5公里,改造10KV线路13.8公里,累计完成农网改造775个村;县城南区开发已基本完成土地一期开发;二中整体搬迁在完成三通一平的基础上,土建工程进展顺利;东坪至小淹公路硬化,县羽毛球比赛训练馆、一中扩建、人民医院内科大楼、邮政大楼、柳溪防洪堤等如期完成,小淹至敷溪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即将全线贯通。全年新增居民住宅面积20.6万平方米,中小学校教学、后勤设施7万余平方米,新增到乡硬化公路69公里。

四、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年末公路总里程达3185公里,其中油路163公里,水泥路64公里。拥有国道1条,省道4条,县道16条。二级公路68.6公里,三级公路64.3公里,四级公路330公里,公路桥梁315座(乡道以上)。全县各乡镇均通公路和客班车,村级公路通车率90%。运输船舶175艘,其中客船48艘;运输车辆2268辆,其中货车1759辆,客车509辆。

邮政电信快速发展。全年电信投资920万元,完成通讯工程80处,市话扩容0.4万门,新开通45个村程控电话,全县开通程控电话村已达1008个,电话通讯覆盖率达90.0%。新增用户5500余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五、商贸、旅游业

2002年,国家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政策,使我县消费市场继续呈稳中上升的态势。年内消费品零售总额127279万元,比上年增长9.9%。分城乡看,仍呈城市高农村低趋势。县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54194万元,增长9.9%,与全县平均水平持平,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73085万元,增长10%,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00317万元,增长10.4%;餐饮业10973万元,增长11.0%;其它15989万元,增长6.1%。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到位县外资金7231万元,比上年增长3.4%,到位外资334.0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4.8%。

旅游开发势头良好。全年新建旅游景点3个,完善配套设施5处,马路溶洞、红岩水库、柘溪库区、鹿步溪自然保护区等多处景观接纳能力逐渐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年内各景点共接待旅游团体118个,旅客15万人次。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我县旅游资源将得到更大的开发。

六、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税工作稳中求进,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894万元,为预算的100.4%。如果剔除税制改革的影响和罚没收入的不可比因素,不考虑挤干水分保预算等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仍然是稳步增长的。财政支出30342万元,增长41.4%。

金融运行态势稳健,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至年底达到275372万元,比年初净增43843万元。其中,企业存款比年初增加6600万元,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37913万元。信贷业务发展良好,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33611万元,比年初净增16737万元。其中,农业贷款净增9601万元,乡镇企业贷款净增1692万元,均创历史最高。创建金融安全区取得成效,不良贷款绝对额和占比大幅下降,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2917万元,下降8.2个百分点,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062万元,同比增长35.7%。其中财险1042万元,增长11.1%;寿险4020万元,增长44.0%。全年赔付791万元,增长5.0%。其中财险509万元,增长3.7%;寿险282万元,增长7.6%。

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我县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县拥有各类科研人员2700人,年内实施科研项目20项,推广科技成果20项,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0多项,专利27项,其中有4项获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改革继续深化。年未普通中学61所,在校学生65899人。小学467所,在校学生69863人。今年全县继续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加大控流保学力度,全县小学入学率98.92%,小学毕业升初中率99.86%,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67%,2.74%以内。高中办学质量逐年提高,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取得新的成绩。安化一中成功举办百年校庆,并有望升格为省重点中学。县职业中专被批准为国家重点职业中专。全县高考本科录取1616人,超出全省平均录取率15.6个百分点。继续深化“三制”改革,大力调整学校布局,全县撤并中小学校261所。

文化影视事业继续发展。我县文化活动精彩纷呈,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举办2台,全年演出大型花鼓戏50场次,演唱获奖30人次,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2次,放映电影5890场,中小学“爱教”电影4370场。

广播电视工作取得新成就,全年新增广播电视村35个,各乡镇98%以上的村开通了广播电视,电视人口覆盖率85%,广播人口覆盖率78.13%。

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医疗机构管理更为科学。全县医院39所,卫生技术人员255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9人,主治医师529人,医院床位数1242张。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初级卫生保健网络、地方病防治和医药市场整顿得到加强,医疗保健进一步扩展。

体育工作取得新的成就。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圆满承办了省九运会羽毛球比赛,安化羽毛球赛区被评为省九运会“最佳赛区”。我县参赛运动员在九运会上获得11.25枚金牌,有效塑造了安化体育和羽毛球品牌形象。全年共获得国家级奖牌4枚,其中金牌1枚;获省级奖牌19.25枚,其中金牌11.25枚。全民健身活动有声有色,全年举办县级和行业系统群众性体育活动9次,参赛人数达5000人。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2年,全县人口951226人,其中男性495583人,非农业人口127525人。本年出生7117人,出生率7.5‰;死亡5343人,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1.9‰,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1874万元,人平工资9080元,分别增长9.9%,13.8%;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844万元,人平7391元,分别增长12.5%、22.6%。农民人均纯收入1356元,比上年增加11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1元,比上年减少5元。年未储蓄余额227121万元,人平2388元,比上年增加37913万元,人平增加399元。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