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北湖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郴州市北湖区统计局

200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提高质量、加快发展、再造优势、争创一流”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战胜了“8。8”特大洪灾。取得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在市对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考核中,我区再次名列第一。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据初步统计,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4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8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22。13亿元,增长17。0%;第三产业增加值20。89万元,增长12。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60元。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据抽样调查,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与上年持平。

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产业结构发生新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3:50。2:42。5变化为7。2:47。9:44。9。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就业压力大;农民收入增长仍比较缓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不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还相当困难;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区域经济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业虽然遭受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但各地以效益农业为中心,加快农业生产战略性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和畜牧饲养业、林业、水产养殖业,农林牧渔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粮食与经济作物面积比例达到1:1。21,早稻基本被经济作物取代,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到了70。8%以上。粮食生产稳中有降,经济作物有所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5。22万吨,比上年下降1。4%。蔬菜、烤烟产量都比上年有所提高。

林业生产发展良好。全区造林面积1009公顷,中、幼林抚育面积2353公顷,迹地更新面积48公顷,退耕还林面积1000公倾。

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畜牧业生产结构有所调整,肉、禽、蛋、奶等主要畜禽产品市场供应充裕。全年出栏生猪23。18万头,比上年增长1。89%;肉类总产量2。16万吨,增长3。85%。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959吨,比上年增长2。6%。其中:鱼类产量2875吨,增长2。46%。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区年末耕地面积11。45万亩,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85万千瓦,;农用拖拉机972台;农业运输机械1610台;排灌动力机械824台;耕整及种植机械4408台;全年农村用电量1843。89万千瓦小时,全年化肥施用量16693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5589万元,比上年增长22。51%。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新产品生产增长加快。传统产业调整和改造初见成效,资源配置向优势企业和优势行业集中。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市级及以上新产品产值19722万元,增长197。7%,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的8。02%上升为17。27%;一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到2002年底,全区5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集体企业24家,股份合作企业8家,股份制企业6个,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家,其他经济类型企业9个。

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区独立核算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97426万元,增长39。7%,实现利税总额6574万元,增长45。4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8。19%,提高23。02个百分点。

全区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17611万元,全区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工程达到110个,完成房屋竣工面积120932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025万元,比上年增长51。71%。其中国有等单位投资57967万元,增长75。12%;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30880万元,增长36。78%;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2178万元,增长11。59%

在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84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88%;更新改造投资9335万元,增长144。5%;房地产开发投资12271万元,增长330。71%;其他投资1522万元,下降48。09%。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良好。全区16个重点项目中,完成投资1。41亿元,增长16。5%。花卉世界、金贵公司、宇腾化工等已成为北湖经济的“第一支柱”。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稳中趋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959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5677万元,增长10。67%;餐饮业零售额39431万元,增长16。67%;其它行业零售额45851万元,增长8。85%。

全区过亿元消费品市场3个,年成交额136944万元。

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2002年完成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6亿元,实现税收9600万元。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增长强劲。全年出口总值11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31%。出口产品以石墨、冶金产品为主,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欧盟、东南亚等市场。

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1个,实际到位外资1815。5万美元,是前五年的总和,增长80%。

外经合作形势趋好。外派劳务人员84人次,增长10%。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信贷结构得到优化,资产质量有所提高。金融系统存款余额49亿元,增长13。7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1亿元,增长14。76%。金融系统贷款余额28亿元,增长6。89%。存贷比例为57。14%。

保险业较快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945万元,其中财险1945万元,寿险3000万元;支付各类赔偿及给付1250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912万元;期满给付86万元。

(八)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标准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全区现有小学118所,在校生3。1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中学29所,在校生2。4万人。学前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区拥有幼儿园28所,在园幼儿0。5万人。。

卫生事业取得新业绩。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医院5家。床位数740张,其中医院床位450张,卫生技术人员950人。其中:医生640人。科技投入加大,科技兴医取得了新进展。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速减缓。全区出生人口2364人,出生率8。07‰;死亡人口830人,死亡率2。83‰;人口自然增长率5。24‰。年末总人口29。3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51万人,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