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桃江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益阳市桃江县统计局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9.79%。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99.8%,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26062万元,同比增长88.5%,实现利税总额26905万元,同比增长84.3%,利润总额15165万元,同比增盈10096万元。

四大行业主导作用明显。建材、竹木加工、机械制造和矿冶等四大行业生产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全年产值过5000万的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四大行业就占了15家,全年四大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1054万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83.8%,实现利润13522万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89.2%。

建筑业平稳发展。2007年全县资质建筑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598万元,同比增长5.1%,完成竣工产值38364万元,较上年下降13.9%。在建筑业总产值中,建筑工程产值39439万元,同比增长2.8%,安装工程产值2813万元,同比增长62.7%,其他产值3346万元,同比增长2.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2879平方米,同比增长7.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40686平方米,同比增长1.4%。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7年我县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强化运输市场管理,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桃花江汽车站建设已基本竣工,桃马二级公路、桃江港500吨级码头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到位。年末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51355辆,同比增长19.1%,其中汽车9380辆,同比增长11.6%。年末全县公路条数(含村道)753条,全县公路里程2075公里,已硬化1299公里。全年全社会货运周转量59598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36793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迅速发展。2007年,全县邮电通信业务收入1.98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44万户,小灵通用户3.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10万户,宽带用户9158户,平均每万人拥有固定电话1217部,拥有移动电话2110部。

五、内外贸易、招商引资与旅游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更新,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0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519万元,同比增长16.2%,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20810万元,同比增长15.8%,住宿餐饮业29254万元,同比增长18.8%,其他行业4455万元,同比增长15.7%。全县外贸出口6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5.3%。

市场物价整体上扬。2007年,市场物价呈较快上涨趋势。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4.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5.2%,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为130.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6.0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5.8%,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7.6%。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新签约项目126个,合同引资39.91亿元,实际利用内资20.33亿元,同比增长32.0%,其中新批外资项目3个,直接利用外资174万美元,一批战略投资者和骨干项目资金的引入,为加快我县经济建设步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桃花江森林公园已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这一国家级品牌的确立,对进一步提升桃花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开发我县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大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县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1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创旅游综合收入41850万元,比上年增长19.6%。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6869万元,同比增长51.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7111万元,同比增长44.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9758万元,同比增长62.8%。

工业项目投资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2007年,全县城镇及50万元以上非农户完成工业投资120001万元,同比增长52.1%,占城镇及50万元以上非农户投资总额的70.9%,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61.6%。全年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完成投资21849万元、75314万元、2283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8倍、增长74.4%,下降25.3%。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1210万元,同比增长1.2倍。

房地产市场持续旺盛。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992万元,同比增长132.3%。房屋施工面积143305平方米,同比增长9.5%。商品房销售面积93975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2.7%。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5400万元,同比增长20.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738万元,同比增长16.6%,全年财政总支出73761万元,同比增长25.6%。在财政总收入中,国税系统完成11798万元,同比增长29.8%,地税系统完成8053万元,同比增长16.3%,财政系统完成5549万元,同比增长10.8%。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0.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32%,比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形势良好。金融部门围绕金融与经济双赢目标,坚持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加大了对支柱产业和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三农”的信贷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撑条件。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45124万元,同比增长13.6%,各项贷款余额为184739万元,同比增长16.4%,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为373828万元,同比增长14.8%。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两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7939万元,支付各类赔款1829万元。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学技术事业加快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部门通过送科学技术下乡、送科技扶助资金下乡等活动,组织农业专家进行现场讲课,为广大农民群众送去竹林丰产等农村实用技术,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企业科技进步不断提升。全年共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6个、省级科技项目16个、市级科技项目6个。通过组织对一批基础较好的企业进行高新技术申报及其产业的催生和培训,今年有新兴机械和世益牧业被批复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县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民营科技企业26家。2007年,“野生葛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等三项成果,分别获益阳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农业局的科研课题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知识产权保护和抗震设防工作开始步入正规化、制度化轨道。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我县共有普通中小学校197所,其中高中9所,初中45所,小学143所,在校中小学生81981人,其中高中生16365人,初中生22150人,小学生43466人;中等职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4249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195人;幼儿园17个,在园儿童(学前班幼儿)19149人。全县共有中学专任教师3433名,小学专任教师3173名,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258名,特殊学校专任教师22名,幼儿教师328名。我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6%,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1.34%,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98.8%。2007年全县共有5888名学生参加高考,总录取人数为3690人,总录取率为62.67%,比上年高出1.1个百分点,高出省总录取率近8个百分点,有两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并分别获得全市文、理科第一名,这也是我县高考历史上首次同时夺得全市文、理科状元,共有13名考生录入空军飞行学院,占全省的14.77%,再次名列全省第一。全年共投入中小学校舍维修专项资金758.8万元,消除危房面积28858平方米,新建、扩建和维修校舍面积30082平方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初具规模,共建成电脑网络教室118间,多媒体室65间,卫星接收室15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