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桃江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广播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县文化阵地不断巩固。全年申报了图书馆扩建、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新建规划,并已将武潭、马迹塘和石牛江综合文化站纳入国家首批建设项目笼子,马迹塘故事已着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乡镇文化专干的培训,并通过他们挖掘和辅导民间文艺人才和业余爱好者,切实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文化队伍不断壮大。群众文化生活全面丰富。年初组织了“和谐桃江、欢乐元宵”的大型广场宣传文化活动,年末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桃花江文化艺术节。《桃花江是美人窝》音乐风光碟的制作发行,“桃花江是美人窝”明星演唱会的举办,均是我县宣传文化工作的新创举。结合全县开展的“五下乡”,文化部门积极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到各乡镇、企业、学校,全年免费送电影下乡300多场,送戏下乡20次。我县有群众文化馆1个,文化站15个,公共图书馆1个,各类藏书11.64万册,档案馆2个,馆藏案卷4.49万册。全县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6%,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5%,有线电视入户5.2万户。 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通过进一步健全管理与运行机制,成效显著,2007年4月我县被省政府授予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先进县。2007年全县共有614882名农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7.25%,2008年为90.11%。2007年全县共有37640人次住院,补助金额2756万元,住院实际补偿率为31%,高于全省水平。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由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县人民医院现代化综合住院大楼建设项目纳入了县重点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大栗港中心卫生院省投资项目建设圆满完成。疾病控制重点加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全县成立了3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分队,在全县500多个单位开展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疫情处置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全年完成6次冷链运转,下发一类疫苗糖丸45400人份,白百破47580人份,麻疹34800人份,卡介苗32050人份,乙肝26895支,“五苗”全程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99.06%。2007年全县新生儿死亡率为3.6‰,孕产妇死亡率为86.5/10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5.8%,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为100%、99.2%,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37%。 体育事业工作有新起色。群众体育进一步普及,2007年共组织全县性群众体育竞赛活动12次,10月,我县组队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门球赛,获得第5名。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县成功承办了湖南省青少年摔跤比赛、湖南省青少年柔道比赛,协办了湖南省青少年定向比赛,我县运动员肖德强在10月份举行的世界柔道锦标赛上,荣获男子柔道81公斤级第三名。体育产业开发进一步发展,全年体彩发行接近100万元。2007年全县获得国家级金牌3块,省级金牌3块、银牌4块、铜牌11块。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认真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把好环境准入关,全年审批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项目31个,发放排污许可证18个,并且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100%。全年共关闭103家小纸厂和15家非法炼钒厂,对33家涉锑企业进行了停产整治。全年COD削减率为42.76%, SO2削减率为30.58%。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好。2007年,我县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全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29次,同比下降13.9%,死亡人数24人,同比下降20.0%,重伤人数19人,同比上升35.7%,直接经济损失627万元,同比上升120.6%。亿元生产总值死亡人数0.41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提升。2007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85790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4252人,农业人口753649人。人口出生率为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计划生育率为95.16%。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重返一类”的工作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7年,全县在岗职工年人平均工资177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88元,同比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4268元,同比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944元,同比增长18.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95元,同比增长16.6%。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9%和46.6%。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通过全面推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工作,我县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2007年,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942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014人,养老保险基金征缴7368万元。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8127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738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97.86万元;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251人,征缴基金3090万元,发放医疗保险金3150万元;参加工伤保险12705人,征缴基金283万元,支付各项工伤待遇166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1524人,征缴基金95.3万元,发放生育保险金85万元。以农村低保制度建设为重点,不断规范城市低保,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新的突破。2007年,全县共有8938户12356人享受城市低保,发放低保金1213.3万元,月人均补差92元,全县享受农村低保对象由上半年的1468户4005人增加到下半年的3174户8631人,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143.2万元,月人均补差标准由12.5元提高到30元。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为搞好搞活我县经济营造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间接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