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沅江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面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沉着应对,全力化解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的影响,全市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5.96亿元 ,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0.86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28.4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6.7亿元,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14474元,增长19.8%。 产业结构有所改善。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0.6:28.5:40.9发展为32.2:29.6:38.2,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分别上升1.6个和 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2.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呈现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的特点。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有新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8.4%。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 1个,省级龙头企业6个,市级龙头企业39个。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为43.7%,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工业经济仍相对薄弱;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日益显现;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 二、农业 第一产业稳定发展。2008年,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86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种植业产值2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林业产值1亿元,比上年增长24 %,畜牧业产值1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渔业产值1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7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农业结构明显调优。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16.36万亩,比上年增长6.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9.71万亩,增长18.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7.99万亩,增长15.1%;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增长50.4%;苎麻种植面积22万亩,下降37.1%;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增长7.2%。 林业生态环境优化。全市完成造林合格面积2.4万亩。零星植树380万株,本年育苗面积0.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7.5%。 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16亿元,移动土石方1000万立方米,完成水利工程5750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8.27万千瓦,增长5%。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08年,新农村建设共投入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硬化村级公路63.1公里,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处,新建户用沼气池4270口,开展太阳能利用试点20户,建成垃圾围4356个,全面完成了示范村的电网改造,示范村人均纯收入达7128元,同比增长13.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16.6%。其中97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9.15亿元,增长24.4%。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6.65亿元,增长4.8%。 骨干企业明显增加。中联重工、和林南洞庭纸业、沅江华康饲料等一批新建企业建成投产,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全市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沅江纸业、太阳鸟游艇、大汉汽车制造等18家,比上年增加4家,这些重点骨干企业成为推动全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建筑行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6亿元,比上年下降9%。全市具有资质以上等级的建筑企业12家,完成产值6.6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0.45亿元,全年施工面积92.58万平方米,竣工71.12万平立米,年末从业人员6068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02亿元,比上年增长40.5%。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41亿元,增长46.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61亿元,增长17.7%。 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城镇投资20.46亿元,增长23.6%,房地产开发企业16个,投资11.95亿元,增长113.3%,施工面积103.7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3.31万平方米。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户投资3.89亿元,增长23.9%,非农户投资2.72亿元,增长9.8%。 五、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市场交易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城镇零售额20.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农村零售额9.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分行业零售额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6.25亿元,增长21.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53亿元,增长22.1%。 招商引资快速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内资39.96亿元,比上年增长71.7%,直接利用外资7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2.5%。全年引进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6个,上报有到位资金的招商项目157个,其中资金到位的工业项目142个。 旅游行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53亿元,接待游客人数126.8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5.1%和14.2%。 六、交通、邮电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39794辆,比去年增加1009辆。拥有摩托车26783辆,增加1637辆,机动驾驶员53258人,增加2081人,其中汽车驾驶员19120人,增加738人。 邮电通信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4亿元,增长16.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2.1万户,固定电话用户8.12万户,互联网用户数达到1.1万户。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平稳提升。2008年全市完成财政预算总收入3.5亿元,增长6%。其中国税完成1.6亿元,同比减少2.3 %;地税完成1亿元,同比增长21.8%。地方财政支出10.42亿元,增长24.2%。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49.78亿元,增长23.5%。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6亿元,增长20.5%,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4亿元,增长35.6%。各项贷款余额33.43亿元,下降1.2 %。当年累放贷款28.54亿元, 累收贷款 22.19亿元。全年各项保险收入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6%。 八、科技、教育 科技事业有新成果。2008年投入科技经费485万元,获得科技进步奖20项,国内先进水平技术1项,各类先进实用科技成果20项,产生经济效益3亿元。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市小学91所,在校学生3.44万人;初中48所,在校学生2.15万人;高中7所,在校学生1.3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0.9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高中升学率89%。2008年有3人考入清华、北大,有279人考入其它重点大学,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向国家输送飞行员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