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桃江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是桃江县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依托资源优势,突出优势产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呈现出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可喜局面。 一、综合经济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三次产业进一步协调并进。据初步测算,2005年桃江县生产总值(GDP)37771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增幅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在经济实力增强经济步伐加快的同时,桃江县经济结构也得到进一步改善,三次产业协调并进。在全部生产总值中,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5172万元,增长7%,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3850万元,增长19.4%,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8693万元,增长10.2%,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8%、51.9%、27.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5、6.2、3.3个百分点。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1:38:31。与2004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5080元,同比增长14.8%。 省市十八件实事圆满完成。2005年桃江县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精神,把切实办好省市十八件实事作为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十八件实事工作纳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了实事责任考核体系,并狠抓了督促落实。全县实事共24项指标,通过省、市、县考核验收已全面完成任务。其中:就业与再就业、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通乡通村公路、沼气池建设等13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企业基本养老金新增参保人数、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国企改革等5项指标100%完成目标任务;乡镇卫生院建设、扩改建乡镇敬老院建设、资江大桥建设等6项指标达到目标要求。全年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41706m2,有2所乡镇卫生院和3所敬老院竣工投入使用。全县人民盼望已久的资江大桥正式竣工通车。 国企改革稳步推进。桃江县全县国企改革始终坚持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立足做大做强企业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有20家县属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桃江县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给桃江县两年内完成42家国有企业改革目标任务。国企改革增加了就业,带动了投资,盘活了资产,发展了经济。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农业生产形势稳定。2005年以来,政策支持农业的力度继续增强。对农民下发粮食直补资金、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全免农业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桃江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86506万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7.4%。其中:农业产值80535万元,同比增长0.9%,林业产值27039万元,同比增长15.1%,牧业产值71472万元,同比增长10.4%,渔业产值3886万元,同比增长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574万元,同比增长12.1%。粮食作物面积56.5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2千公顷,粮食总产量296160吨,比上年增加9833吨,同比增长3.4%;肉类总产量53852吨,比上年增长13.3%;全年出栏猪75.5万头,同比增长13.5%;出栏牛1.62万头,同比增长11%;出栏羊6万只,同比增长14.7%;出笼家禽331万羽,同比增长14.7%;禽蛋产量7750吨,同比增长10.7%;水产品产量5060吨,同比增长3.3%。 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05年桃江县围绕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着力提升特色产业,发展了一批具有市场潜力和特色的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楠竹、优质稻米、绿色葛、品牌茶、商品菜、时鲜水果、藠头等几大特色产业基地。全年由省农业厅认定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43.3万亩,其中:无公害水稻面积18.9万亩,无公害油菜面积18.9万亩,无公害蔬菜面积1.7万亩,无公害玉米面积3.8万亩。由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五个,包括大米、玉竹参、藠头、越瓜和牲猪。2005年全县优质稻播种面积65万亩,优质稻产量23.92万吨。新建连片绿色葛基地3000亩,全县绿色葛根种植1.2万亩,年产葛根0.8万吨,建设品牌茶基地2.1万亩,生产“美人窝”“雪峰山”等品牌茶叶1200吨,全县蔬菜基地5.5万亩。全县有种粮30亩以上的大户274户,种植10亩以上经济作物的大户380户。全县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共1331户,其中养猪100-200头重点户731户,200-300头的专业户有600户。年产肥猪5000头以上的有2户,年出栏牛10头以上的户数达118户,年出栏羊30头以上的户数达231户。雪峰山茶荣获国际有机茶基地认证;湖南“明鑫”食品有限公司成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131”工程龙头企业;鸬鹚渡、雪峰山茶、“德辉”粮业等被评为益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桃花江竹胶板有限公司、桃花江实业有限公司定为省级龙头企业、桃花江竹业发展公司被定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在推进产业化的同时,全县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发挥中介组织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全县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44个,入会(社)员2万余人,辐射或带动农民15万户。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2005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4500万元,完成土石方742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700万个。现有水库210座,容量1.93亿m3,塘坝1.32万处,容量0.5亿m3,堤防长度42公里,年末有效灌溉面积36.81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31.46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68.55万千瓦,增长8.4%;全年完成杨树造林80118亩,其中连片造林10629亩,零星造林69489亩,年末林地面积124.67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6.4%。农村能源建设稳步推进,新建沼气池658口,又一批农户用上了清洁环保能源。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桃江县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提出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支柱产业,振兴桃江工业”的思路,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6464万元,同比增长14.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9%,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9086万元,同比增长34.5%。 产销衔接良好,效益稳步提高。桃江县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78216万元,产销率为101%,同比提高了1.9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实现利润4527万元,同比增长88.8%。亏损额下降,亏损面缩小,亏损企业亏损额1007万元,同比下降45.3%,亏损面为10%,同比缩小14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28.42%,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