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桃江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投入增长快。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增强产业和产品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桃江县工业新增固定资产投入3.6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4亿元,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2个。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技术含量显著提高,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支柱产业贡献突出。在80个规模工业中,以建材、竹木加工、矿冶、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企业完成产值147027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的82.9%,四大支柱产业的产值比上年增长28.8%,增速比规模工业增速高2.9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2005年,桃江县完成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7386万元,增长32.7%,其中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13家,年末从业人员4861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8259万元,实现税收1277万元,竣工产值28251万元,房屋竣工面积34.9万m2,房屋建筑竣工率为74%。 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05年,桃江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了省第二件实事项目的资江大桥建设,通乡公路建设和通村公路建设,全年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167.54万元。其中:桃江资江大桥2005年完成投资3018万元,累计完成投资7688万元,资江大桥的建成通车能沟通我县南北,充分发挥公路与铁路联运功能,有效带动我县江北地区边远乡镇的发展;牛修公路全长12.54公里,已完成投资791.54万元,已完成了路基土石方工程;建成通村公路71.1公里,完成投资711万元;完成乡道砂改砼11.7公里,完成投资531万元;公路水毁完成投资116万元。全县年末公路里程678公里。全年完成全社会货运周转量52800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30980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2005年,桃江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亿元,年末电话用户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万户。 五、内外贸易、招商引资、旅游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消费方式不断升级,桃江县流通环境不断优化,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800万元,同比增长13.8%,比上年快1.8个百分点。全县外贸出口企业8家,全年出口总额1500万美元。 招商引资开创新局面。着力优化招商环境,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努力提高招商服务水平。通过举办“竹乡联谊会”和“爱我桃江”主题活动,积极组团参加“港洽会”“厦洽会”等各种招商活动。围绕建材、钢铁、水电、食品加工、竹产业、旅游等六大支柱产业进行招商,全县招商引资数量和质量都有新的突破。全年开工项目56个,创历史之最。实际利用内资122060万元,同比增长118%,实际利用外资730万美元,同比增长35.9%。 旅游业快速发展。以“美人”与“竹”为主题,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全县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2.1%,创旅游综合收入28500万元,增长35.7%。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036万元,增长39.7%,比上年快1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完成投资72103万元,增长41.6%,农村完成投资54933万元,增长37.1%。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在全部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生产性投入规模扩大,桃江县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2201万元,比重达33.2%,完成企业生产性投资65183万元,比重达51.3%,房地产投资7198万元,比重达5.7%,城乡居民建房12454万元,比重达9.8%。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县有20个项目的当年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桃江资江大桥于年底竣工通车,修山电站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占总投资的40%。益阳美人窝休闲娱乐城等5个旅游建设项目当年共完成投资2195万元,创业园的8个企业已完成投资8850万元。 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坚持“建设花园城市,打造江南名镇”的理念,继续实施“西改东建、建管并重”战略,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05年桃江县县城完成城镇建设投资9380万元。党政办公大楼于8月竣工投入使用,桃花江商业步行街已完成投资3300万元,占总投资的73%,主体构架正在建设中,城市干道、小街小巷道路改造加快实施,市政工程建设不断完善。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共完成财政收入172288万元,增长1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646万元,增长4.9%,在农业税全免的情况下,完成税收收入13448万元,增长9.9%,占财政收入的78%。在全部财政收入中,国税系统完成7210万元,增长27.6%,地税系统完成5818万元,增长21.2%,财政系统完成4200万元,下降9.4%。全年财政支出42330万元,增长32.6%,保证了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按时发放和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确保了社会保障资金的拔付,保障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足额发放,认真落实了“两免一补”资助制度和各类支农补贴,促进了社会大局的稳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金融运行平稳,服务意识增强。开展金融诚信环境建设,打造“诚信桃江”,合理引导信贷投向,努力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大对桃江县六大支柱产业和“三农”的信贷扶持,金融有力的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5651万元,比上年增长22.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4816万元,比上年减少0.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75765万元,比上年增长19.3%。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险系统保费收入7000万元,支付各类赔款1500万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为开发桃江县科技企业自有技术和专利产品,“方便米线自动化机械及产品研究与开发”申报了国家星火计划,另向省科技厅申报了“微细粒矿泥浮选研究及应用”等三个科技项目。有两个项目申请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有5个科技项目组织了省级科技创新。有5家民营企业被市科技局认定为科技型企业。湖南省消失模铸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取了建设资金20万元,开发了两个新产品。全县有42个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项目申报县级科技进步奖。 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整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是2005年省八件实事之一。桃江县对57所危房学校实行了改造。共改造危房41706平方米,投入资金1106万元,全县逐步建立了中小学危房改造的长效机制。全年撤并学校25所,基本完成了小学学校布局调整任务,每个乡镇建好了1所以上寄宿制学校。全县年末拥有普通小学159所,年末在校学生41610人,校舍建筑面积28.42万m2;普通初中47所,在校学生34411人,校舍建筑面积24.88万m2;普通高中9所,在校学生18255人,校舍建筑面积15.44万m2;职业中学5所,在校学生3835人,校舍建筑面积4.6万m2;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93人,校舍建筑面积0.16万m2。全县共有小学专任教师3091名,中学专任教师3723名。今年是桃江县“教育质量年”,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今年高考本一本二上线人数达1044人。有32人次获省级以上奥赛奖。空军飞行学院录取学员13名,其中有1名女飞行学员。2005年继续实施“双线劝学责任制”,“七年级新生接送制”,“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仅为1.5%,小学毕业直升率为99.8%,初中生毕业率为99.4%,通过实施“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等助学工程,资助特困学生2256人次,筹措发放帮困资金47.5万元,发放免费教材27万元;资助残疾人子女和残疾儿童213人次,残儿入学率达83.7%。民办教育和职成教育规范发展。县职业中专成功跨入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县六中完成了改制试点工作,由益阳高平教育集团领办,为桃江县高中学校建设走出了新路子。学前教育有了新发展,基本普及了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和城区学前三年教育,全县现有公、民办幼儿园(班)294所,在园幼儿621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