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桃江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成效。通过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演出市场、歌舞娱乐市场、电游市场、音像市场的专项整治,认真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确保了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今年成功组织了第十届中国竹子之乡联谊会暨首届桃花江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活动,精心策划了《情满桃花江欢乐竹乡行》大型文艺晚会。广场文艺演出及“桃花江风采”作品展览,产生了极好的社会反响,在益阳市第五届“蒲公英奖”音乐比赛中获1金3银1铜的佳绩;《胡呐喊》获省级银奖。全年共开展27次文化活动,《可爱的桃花江》和《历代诗联咏桃江》两书已出版发行。桃江县有群众文化馆1个,文化站24个,公共图书馆1个,各类藏书11万册,档案馆2个,馆藏案卷3.92万卷,全县电视综合覆盖人口78.4万人,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5%。广播综合覆盖人口77.5万人,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4%,有线电视入户4万户。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今年桃江县又有武潭、灰山港中心卫生院建设纳入省为民办的第六件实事,现已竣工投入使用,新建医疗业务用房816平方米,维修改造5400平方米,购置了救护车、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共投入资金130.8万元。组建了县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强化了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功能。全县共有医疗卫生单位33个,卫生技术人员2256人,病床1362张。2005年全县新生儿死亡率为5.5%0,孕产妇死亡率为80.2/10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87.5%,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为99.2%、98.8%,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全年开展冷链运转6次,共下发各类疫苗17.98万人份,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1.5%,卡介苗接种率为87.58%,糖丸接种率为90.5%,百白破接种率为92.5%,麻疹接种率为96.5%,“五苗”全程覆盖率为87.45%,甲乙类急性传染病年报告发病2084例,发病率为251.29/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启动一年来成绩显著。2005年,全县有360805人参合,参合率为50.25%,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管体制,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非常满意,目前,已有51万农民参加了2006年的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72%。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运动丰富多彩,第三届大众运动会规模空前,有51个单位653名运动员历时3天,参与拔河、篮球、乒乓球,棋类等7个项目的比赛。出色地承办了2005年湖南省青少年篮球比赛,竞技体育喜结硕果,获国家级金牌10块、银牌6块、铜牌5块,省级金牌9块、银牌17块、铜牌15块。 九、人口、人民生活与劳动就业 继续控制人口总量,计生奖扶政策落实到位。2005年末,桃江县人口总量8351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791人,农业人口738398人,人口出生率为9.93%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9%0。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是省为民办八件实事之一,桃江县将奖扶工作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有972人享受了奖励扶助金,全年发放扶助金58.32万元,资金发放到位率达100%。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桃江县建立了城市抽样调查队,根据对50户城镇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60元,增长12.6%。2005年末全县城镇在岗职工26750人,比上年下降2.6%,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2360万元,增长4.4%,在岗职工年人平均工资12097元,增长6.9%。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202元,增长9.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元,增长10%。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农村居民消费出现新变化。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44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399元,增长15.6%。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9%和49.3%。城乡居民人均房屋使用面积为35.31m2和44.6m2. 社会福利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坚持用城乡统筹就业的观点,进一步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大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2005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427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63人,其中: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86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人数9245人。继续巩固两个确保,强化征缴扩面。2005年,企业社保参保单位189家,在职职工人数21372人,退休人员5882人,全年扩面2089人,征缴养老金2770万元,发放离退休费3757万元。机关事业社保参保单位256家,参保人数17792人,征缴基金3151万元,发放4633人的养老金5384万元。医疗保险全县参保单位264个,新增参保人数2003人,总参保人数36159人,征缴基金2000万元。大病医疗保险参保单位247个,参保人数28022人。生育保险参保单位243个,参保人数25331人。失业保险参保单位204个,新增参保人数1107人,总参保人数27400人。社会救助逐步建立起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为主、专项救助为辅、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全县共有7859户10849人享受到了城镇低保,发放低保金605.5万元。五保户做到应保尽保,全县有五保户7035人,全年安排供养资金298万元。2005年还投入116万元,改扩建了三堂街、石牛江、栗山河三所敬老院,建有标准住房106间,入住老人120人。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桃江县有福利企业17家,创产值4668万元。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促进了“平安桃江”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