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沅江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3年,全市交通运输平稳发展,年末全市拥有机动车1.55万辆,与上年持平,其中民用汽车4128辆,增长1.96倍,拥有摩托车8391辆,减少28%。邮电通信业逐步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1500万元,年末全市有移动电话8.5万户,城乡电话8.55万户,增加0.35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贷款保持高位增长。 金融业不断强化和完善服务功能,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存贷款保持高位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25.5亿元,比年初增长17.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3亿元,增长17.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6.7亿元,增长7.9%。信贷资金重点倾向于“三农”及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教育、卫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个人消费。保险业稳中有长。全年各项保险收入5746万元,比上年增长3%。保险业务支出1666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有新的进展。全年共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安排科技三项经费50万元,全市有2个项目列入省以上科技计划,申请专业20项,通过省级成果鉴定2项。全市共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6家,实现产值2.8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增加。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得到巩固,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提高,在今年高考中我市有2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1名考入北京大学,高考升学率80%。现在全市拥有普通中学64所,在校学生6.2万人,职业中学5所,在校学生0.57万人,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向国家输送飞行学员4名;拥有普通小学223所,在校学生4.5万人,减少18%。农村5-6岁接受学前一年教育儿童比重、城镇3-6岁接受学前教育儿童比重、小学毕业升学率、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和社会办学能力均有提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o 2003年认真组织开展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学习贯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日趋活跃。文化事业继续保持全国先进县市称号,2003年全市举行大型文艺活动5次,发表各类作品200多件,有11件作品获奖。文学、诗歌、摄影、曲艺等作品不断涌现,《大唐气象》、《诗画南洞庭》、《远荡》等作品已在全国各地出版发行。广播电视进一步发展,电视播出节目套数由30套增加到42套。 ,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不断加强。2003年,全市农村卫生体制、城镇医药卫生体制及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整顿规范医药市场成效显著,抗“非典”落到实处。年末全市拥有病床1521张,卫生专业人员2643人,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人员3.6人。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3年,我市体育健儿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省级残疾人运动会中取得佳绩,共获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7枚,在全国散打擂台争霸邀请赛中夺得63公斤级冠军,省级柔道比赛取得2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据测算,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为72.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04万人,乡村人口46.87万人。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全省模范单位。据计生委调查统计,2003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63‰,死亡率5‰,自然增长率2.63‰。 环境保护工作稳升推进。2003年城区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据环保部门统计,全市年内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个,污染治理投入资金3470万元。工业废水达标率5%,工业废水处理率8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7%。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职工工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8331元,增长12.6%。社会保障改革有序推进,2003年,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为9.32万人,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17万人,两个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发放率达100%,低保覆盖面加大,全市享受低保补助的超过1.68万人,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 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55元比上年增加207元,增长8.5%o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85元增加109元,增长4.6%,收入增幅快于生活消费支出。从八大乡支出情况看,农民消费资金投向变化较大,恩格尔系数略有下降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8.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9.3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和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