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沅江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2002年,我市对外贸易发展平稳,全年引资企业12家,其中外资企业3家,到位内资2.1亿元,利用外资793.7万美元,出口创汇124万美元,各项指标均有增加。 旅游业长足发展。旅游业作为我市新兴产业,今年重点开发了南洞庭湿地生态旅游区、胭脂湖和赤山岛三个景区。成功举办了“南洞庭民俗风情摄影大赛”等旅游文化项目,市场效益显著。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60万元,增长35.5%。 七、交通和邮电业 2002年,全市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市拥有机动车1.56万辆,其中民用汽车1395辆。全社会完成旅客周转量1.12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0.52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1.9%。 邮电通信业有所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456万元,年末全市有移动电话6.2万户,城乡电话8.2万户,略有增加。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不断强化和完善服务功能,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存贷款取得较快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21.76亿元,比年初增长13.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3亿元,增长31.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4.64亿元,增长6.7%。信贷资金主要投向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效益较好的重点行业及农副产品收购。 保险业稳中有增。全年各项保险收入5577.4万元,比上年增长62.8%。保险业务支出1657.5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有新的进展。全年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顺利实施,共争取项目资金78万元,安排科技三项经费50万元,全市有3个项目列入省以上科技计划,其中有1项为国家科技部计划项目;有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申请专业20项,新发展技术贸易机构2家,完成技术贸易成交额4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年实现产值500万元,比上年增长8%。全市共有民营科技企业12家,实现产值近1.2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增加。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得到巩固,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提高,在今年高考中我市有5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高考升学率创历史新高。现在全市拥有普通中学71所,在校学生12.5万元,增长18.6%,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向国家输送飞行学员5名;拥有普通小学262所,在校学生5.5万人,减少16.7%。农村5-6岁接受学前一年教育儿童比重、城镇3-6岁接受学前教育儿童比重、小学毕业升学率、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和社会办学能力均有提高。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趋繁荣。2002年认真组织开展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广泛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教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比较活跃。文化事业继续保持全国先进县市称号,文学创作日新月异,《李白》、《狂野的女皇》、《无花果》、《四色湖》等文学作品脱颖而出,已在全国各地出版发行。广播电视进一步发展,电视播出节目套数由16套增加到30套。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在改革中不断加强。2002年,全市农村卫生体制、城镇医药卫生体制及卫生监督体制改革顺利,整顿规范医药市场成效显著,救灾防病落到实处。年末全市拥有病床1539张,卫生专业人员2710人,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人员1.8人。 体育事业取得骄人的成绩。2002年,我市首次成功地承办了省“九运会”水上比赛项目和全国赛艇锦标赛等大型赛事。我市体育健儿在省级大赛中取得金牌5枚,银牌9枚,铜牌8枚,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完成了竞技体育的历史性跨越。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据测算,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为72.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08万人,乡村人口58.64万人。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全省模范单位。据计生委调查统计,2002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81%,死亡率4.98%,自然增长率2.83%。 环境保护工作稳升推进。2002年加大了园林城市建设力度,城区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据环保部门统计,全市年内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个,污染治理投入资金50万元,增长45.6%。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职工工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7397元,增长10.8%。社会保障改革有序推进,2002年,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为3.77万人,增长10.1%;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08万人,增长3.1%。“两个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发放率达100%,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享受低保补助的超过1万人,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 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增长。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48元,比上年增加63元,增长2.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76元,增加632元,增长36.2%,生活消费支出增幅比收入快33.6个百分点。从八大类支出情况看,农民消费资金投向变化较大,恩格尔系数为46.2%,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5.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7平方米,比上年均增1.7平方米。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和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