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南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益阳市南县统计局

2005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经济

经济持续发展,三次产业进一步协调。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GDP)38633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2508万元,增长7.4%;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3083万元,增长9.4%;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0742万元,增长12.0%。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2.1:18.9:39,与2004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6376元,同比增长10.4%。

省市十八件实事圆满完成。2005年,全县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精神,把省市十八件实事作为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24项实事指标全面通过省、市考核验收。其中,就业与再就业、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通乡通村公路、沼气池建设等13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企业基本养老金新增参保人数、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国企改革等5项指标100%完成目标任务,乡镇卫生院建设、扩改建乡镇敬老院建设等6项指标达到目标要求。

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国企改制不断深化,德永昌纺织厂、织造总厂、鑫源纺织厂等17家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农业生产形势稳定。2005年,全县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全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5126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5%。其中,农业产值132908万元,同比增长1.8%;林业产值1925万元,同比下降0.4%;牧业产值66365万元,同比增长10.4%;渔业产值46770万元,同比增长2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300万元,同比下降0.7%。粮食作物面积60.7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8.18千公顷,粮食总产值351368吨,比上年增加31875吨,同比增长9.9%;棉花总产量14631吨,同比下降15.4%;油料总产38100吨,同比下降1.6%;肉类总产量48132吨,全年出栏猪57万头,同比增长9.8%;出栏牛1.63万头,同比增长20.7%;出栏羊2.2万只,同比增长18.9%;出笼家禽353万羽,同比增长12.1%;禽蛋产量13674吨,同比增长18.9%;水产品产量57200吨,同比增长12.2%。

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05年粮、棉、油、麻、菜五大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产业化龙头加快发展。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别发展到337家和55家,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顺祥水产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九洲蔬菜、裕康食品被评为全省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市场不断拓展。顺祥水产欧美市场进一步扩大,“秋师傅”腊味、“湘北王”肉食品牌影响力继续增强,洞庭蛋业和致富蛋业产品、“九洲”韭花、“等伴”榨菜、“红天然”鱼酸菜行销全国50多个地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9370万元,同比增长1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78127万元,同比增长44.2%。规模下工业产值131243万元,同比增长9%。

建筑业稳步发展。2005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建筑业产值42474万元。其中,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13家,年末从业人员6904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5602万元,竣工产值45577万元,房屋竣工面积587447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率76.9%。

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

全年争取上级项目27个,到位资金1.58亿元,增长31.7%。茅草街千吨级港口码头、农村公路通达畅通工程竣工,茅草街大桥、麻河口大桥、汽车南站和万元桥建设稳步推进,S202线幸福桥改造工程启动。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2005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772万元,年末电话用户117218户,移动电话用户93524户。

五、内外贸易、招商引资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200万元,同比增长13.1%。

招商引资规模扩大。全年引进投资额200万元以上的项目49个,到位内资3.69亿元,增长87.3%,到位外资210万美元。新引进项目39个,其中工业类项目30个,到位资金1.47亿元,占引资总额的37.9%。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375万元,增长13.59%,其中,城镇完成投资56902万元,增长8.3%;农村完成投资32473万元,增长30.2%。城镇建设方面,城网改造完成投资1987万元,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计划8500万元,县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项目通过省级认定,茅草街经济示范镇建设纳入国家计划。水利建设方面,以工代赈、应急处险、洞庭湖二期治理工程继续实施,城市防洪工程、水利血防项目启动。农业方面,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农村沼气、农业血防、草食动物养殖、优质粮产业和林业项目稳步实施。社会发展方面,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1所,改造中小学危房1.3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乡镇卫生院16所、基层司法所3所。

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完成城镇投资1.5亿元,城镇化率达到23.2%。一中新校区、劳动保障大楼、民政大楼、审计大楼、疾控大楼、检察院大楼建成投入使用,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竣工。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2686万元,增长2.4%,同口径比较增长28.6%。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1.2%。

金融运行平稳,服务意识增强。金融机构年末存款金额25.9亿元、贷款余额20.2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7.2%、8.6%。其中银企合作贷款1.58亿元,重点支持了企业技改、城镇建设、房地产开发、国土开发项目。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机构债权得到有效维护。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资源继续整合,中小学校总数调减到187所,南县一中办学条件达到全省一流水平。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76%,南洲镇青少年活动中心被列为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基地和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血防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类文化下乡活动广受群众欢迎,城乡广电网络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