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赫山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益阳市赫山区统计局

六、科技与教育

我区继续保持“科技兴区”的战略,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全年完成高新科技产值12934万元,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新发展和扶植了一批民营性科技企业。

教育事业欣欣向荣,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普九”教育工作稳中有进,全区共投入290万元用于购置电脑,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儿童入学率达99.95%。小学生毕业率达99.5%,初中学习毕业率达95.7%,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只有0.025%。2001年高考,文科考试成绩平均总分达424.5,居全省第一,理科平均总分达471.5,居全省第一,理科艺体类平均总分319.3,居全省第一。

七、文化、卫生与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全区共有电影放映单位4个,放映队30人,大小录像厅、舞厅不计其数,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19场次。到农村巡回演出175场次,共举办群众文化展览会5次,组织大型文艺活动1次,举办各种培训班8次。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3个,医院10个,卫生工作人员3524人。卫生机构改革全面深化,积极实行医疗分类管理,共完成医疗机构分类发证650个。坚持以霍乱防治为中心的疾病控制工作,进一步加强疫源检索,共组建扑疫机动队30个,医疗抢救小组28个,培训各级医务人员802人。不断加强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全年共完成“五苗”接种14419人,全区孕妇系统管理率在95%以上,儿童系统管理率在80%以上。

体育事业向前发展,全民健身强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申奥活动的成功更刺激了人民的体育雄心。成功地组织全区大众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不断加大体育设施的硬件建设,为我区体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控制。据计生委统计,2001年共出生8793人,出生率为10.5%,计划生育率为99.1%,多孩率为0.17%。全区总人口85.69万人,农业人口63.21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63元,比上年增加147元,增长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5元,比上年增加144元,增长6.6%。特困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从去年人平180元提高到210元,农村五保户、低保户供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事业更加健全。全区收缴养老保险基金26万元,收缴失业保险基金80万元,医疗保险参保单位248个,比上年增加12个,参保人数18877人。

全民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环保部门坚定不移地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对新、扩、改、迁建设项目严格把关,取缔和关停严重污染环境的小型企业,新建烟控区面积7.22平方公里。

(注:本公报所使用的资料为年快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