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桑植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8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沉着应对特大冰雪灾害、“5.12”大地震、世界金融危机等多重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县经济稳健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据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为286784万元,同比增长13.1%,比上年放慢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054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76231万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66499万元,增长19.2%。三次产业构成为15.4:26.6 :58。人均生产总值为7157元,比上年增加1289元。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480万元,增长6.3%。林业生产在稳定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完成林业产值10199万元,下降2.2%,完成造林310公顷。畜牧业生产产品结构适度调整,完成畜牧业产值28570万元,增长8.5%,主要种植业、林业产品产量及牲畜存出栏情况如下: 渔业生产保持增长,但对全县农村经济影响不大。全年水产品总产量为763吨,同比增长7%,其中养殖产量224吨,减少5.1%。 农村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所加快。全县年末有效灌溉面积9.41千公顷,增长2%,其中:旱涝保收面积6.71千公顷,增长2.5%,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40070千瓦/15255台(不含载重汽车),动力同比减少32.3 %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9478千瓦/373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32787千瓦/2423台,耕整机动力2506千瓦/568台,农用排灌机械总动力12733千瓦/3385台,农产品加工机械总动力52419千瓦/7967台;柴油机108829千瓦/8245台,电动机30038千瓦/6644台;全年完成机械化耕地面积5.37千公顷,同比增长53%,机械植保面积1.13千公顷,同比增加1.02千公顷。 乡镇企业稳步推进。全县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7.26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11.62亿元,增长23%,年末乡镇企业单位数为1424个,拥有职工16245人。 二、工业 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29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工业总产值19.96亿元,同比增长19.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年末全县在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个,同比增加2个;其产、销、效益及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城镇投资增长快于农村。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535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城镇投资118128万元,农村投资26331万元,同比分别增加21.4%和13.6%,房地产开发投资7076万元,同比增加2.49倍。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09001万元,同比增加19.2%。 建筑业在各项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效益走低。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3300万元,比上年下降6.5%。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为2222公里,其中列养道223公里,县乡道477公里,村道1502公里。全县年末营运客车355辆/6026座,同比增长22% /14.4%,营运货车1262辆/2505吨,同比增长1.1% /1.1%。 邮电通讯业迅速发展。全县邮电通讯业完成业务总量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完成报刊杂志发行 340万份,比上年增长3%。全县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9万门;固定电话用户5.2万户,其中:县城1.5万户,农村3.7万户,同比分别增长47.9%、33.9% 和54.2%。移动电话用户8.9万户,同比增加2.3%。C网用户7500户,同比增长41.2%。 五、商业、旅游业和外贸业 商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665万元,比上年增长21.7%,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79442万元,增长19.3%,住宿和餐饮业13463万元,增长26%。按销售所在地分:县城64790万元,增长20.9%,县以下29875万元,增长23.4%。全县拥有各类市场26个。 旅游业平稳增长。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8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93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5.1% 和8.5%。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状况有所好转。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6975万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152万元,增长29.6%,一般预算支出71441万元,增长26.1%。 金融平稳运行,存款大幅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36亿元,比年初增加4.1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7.91亿元,比年初增加3.4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18亿元,比年初减少1.4亿元。金融机构全年现金收入58.89亿元,现金支出57.9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 和9.8%,收支扎差为净收入0.98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好。全县保险机构保险业务收入5183万元,比上年增长31.2%,保险业务支出1699万元,增长52.9%。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教兴县进程加快,科技队伍稳步发展。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862人。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4项,被省确定为知识产权试点县。农业一系列实用增产技术继续得到推广和普及。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各类学校293所,同比减少1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中29所,小学260所。年内中小学招生数为11530人,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5426人、3826人、2278人,毕业生为10503人,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3837人、4188人、2478人;年末在校学生总数为46247人,同比减少487人,其中小学、初中、高中、职中分别为27837人、10737人、6804人、869人;年末有专任教师2982人。年末共有入园、班儿童11574人,同比减少2209人。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在全县基本普及,年末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小学毕业升学率99.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6.2%,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1.65%。 八、文化宣传、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拥有电影发行机构1个,电影队5个,电影院2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站16个,均基本保持稳定。全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年末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31万户。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平稳发展。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9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39个,专防站所3个,妇幼保健站1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人员1307人,同比增长16.7%,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485人,注册护士257人。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985张。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全县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32.08万人,同比增加6.7%。 九、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