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慈利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5年,慈利县人民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旅游带动,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质量逐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7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9%,经济增长速度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167万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16555万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150714万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3:32.5:43.2调整为25.2:32.6:42.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768元。 物价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3.3%。 八件实事全面达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通乡公路、通村公路、乡镇卫生院建设、乡镇敬老院建设、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互助金发放和农村中小校危房改造等各项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瓶颈有待缓解;部分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还比较困难。 二、农业 农业生产获得好收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726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78392万元,增长2.9%;林业产值12081万元,增长3.0%;牧业产值49424万元,增长5.5%;渔业产值2879万元,增长5.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50万元,下降4.0%。 种植业生产增产增效,经济作物种植结构不断调优。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6.87万亩,比上年增加0.3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86.44万亩,增加1.90万亩。除玉米略有减产外,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所增长。粮食总产量27.74万吨,增长1.2%,其中稻谷15.95万吨,增长1.7%;玉米6.02万吨,下降1.6%;薯类4.10万吨,增长1.2%;油料3.46万吨,增长4.5%,其中油菜籽3.04万吨,增长5.1%;棉花1500吨,增长15.4%;水果10.17万吨,增长12.5%;柑桔9.20万吨,增长14.8%;茶叶1280吨,增长4.9%;烤烟3360吨,增长3.0%;蔬菜15.2万吨,增长3.8%。年末全县拥有耕地面积36.28万亩,其中,水田22.81万亩、旱地13.47万亩。 林业生产进一步加强。年末封山育林面积40万亩,当年造林面积27万亩,育苗面积1200亩,采伐木材4.3万立方米、竹材373万根,生产油茶籽1000吨、油桐籽1450吨、乌桕籽180吨、板栗1600吨。 牧、渔业稳步发展。全年出栏生猪53.5万头,增长2.6%,年末存栏35.2万头,增长4.1%;出栏牛2.58万头,增长7.5%,年末存栏7.41万头,增长1.6%;出栏羊15.2万只,增长5.5%,年末存栏8.8万只,增长3.5%;出笼家禽234万羽,增长4.0%,年末存笼122万羽,增长7.9%;禽蛋产量8550万吨,增长2.2%。淡水养殖面积4.53万亩,增长3.4%;水产品产量4510吨,增长3.6%,其中鲜鱼产量4463吨,增长2.3%。养殖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33.9%。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51万台,其中,拖拉机2605台、种植机械3993台;排灌机械11486套、植保机械752台、联合收获机97台、机动脱粒机3736台、农产品加工机械14605台,农业机械总动力36.50万千瓦,全年农用柴油消耗量25269吨,增长21.4%。 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实现劳务总收入3.35亿元,增长23.5%。 全年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613万元,有9600人解决温饱和越过低收入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89559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050万元,增长18.1%,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26509万元,增长12.5%。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14.95万吨,下降8.3%;发电量14995万千瓦时,下降82.2%;服装220.38万件,下降12.0%;皮鞋223万双,增长15.1%;氮肥1.22万吨,下降62.1%;水泥59.27万吨,增长33.7%。实现销售产值159662万元,增长9.5%;产品销售率为99.8%,下降0.4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10820万元,比上年增长59.1%;实现利润总额1195万元,增长100.2%;利税总额4192万元,增长60.3%。亏损企业亏损额1200万元,增亏269万元。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6996万元,较上年增长25.2%。7家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217万元,增长1.5%;工程结算收入19120万元,增长2.5%;实现利润335万元,增长6.3%;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45万平方米,增长13.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98万平方米,增长13.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13万平方米,增长1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852万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跨区项目投资105846万元,增长20.6%;城镇以上投资38363万元,下降42.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433万元,下降8.1%;城乡居民投资23180万元,增长9.0%。全年49个在建项目中,有34个项目全面竣工。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常张高速竣工通车;湘西开发重点项目中的农丰苎麻3000吨开松麻生产线、华仪实业皂素双烯生产线、金秋实业葛根粉和玉米深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楚霸水泥100万吨回旋窑水泥生产线、恒亮矿业超微粉碳酸钙加工生产线进展顺利;关门岩电站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万福温泉国际度假旅游风景区第一期工程基本竣工。 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20.4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2.9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9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8.10万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3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14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益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718万元,比上年增长12.6%。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94740万元,增长10.9%;餐饮业13977万元,增长16.5%。按城乡分:县城市场零售额58206万元,增长13.4%,农村市场零售额50511万元,增长11.7%。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16068万元,增长4.9%。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营能力不断增强。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548辆,其中载货汽车977辆,载客汽车571辆。全年完成全社会货物运输周转量16540万吨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21547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002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0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万户,其中市话用户数2万户,农话户数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8万户,宽带用户3682户。全县电话普及率为11.7部/百人。订销报纸累计数45816份,订销杂志累计数21098份,邮寄函件91167件,包件14577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