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慈利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3-14 张家界市慈利县统计局

2003年,是慈利县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在全国出现非典疫情和澧水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不利情况下,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抢抓机遇,扩大开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运行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全县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2003年,全县国民经济呈现稳步上升的积极态势。据统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2.87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26.3%;第三产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5.8%;人均生产总值为3365元,比上年增长10.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效农业稳步发展,多种经营持续增长,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金融机构存贷款明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物价水平有所回升。

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企业规模、品牌优势有待培育和发挥,经济外向度偏低,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农民增收渠道不宽,部分低收入职工和弱势群体生活尚有困难。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就。2003年以来,我县从积极应对挑战,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入手,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农业经济发展活力倍增,农业整体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7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农业产值6.60亿元,增长2.1%;受退耕还林的影响,林业发展迅速,实现产值1.11亿元,增长4.1%;牧业实现产值4.12亿元,增长1.9%;渔业产值0.24亿元,增长4.1%。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调减为55.89万亩,比上年下降1.5%,全年粮食总产量26.06万吨,比上年减少1.9%;棉花总产量1320吨,减少16.0%;油料总产量30850吨,比上年增长7.4%。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蔬菜、黄姜、柑桔、杜仲、食草畜禽等主导产业规模进一步有效扩张,区域特色进一步凸现。近年来,我县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农业支柱产业的开发力度,多种经营稳步发展。常年蔬菜地面积13.7万亩,总产量达到13.95万吨;水果总产量8.35万吨;黄姜、杜仲栽培规模继续扩大。全年生猪出栏50.33万头,比上年增加1万头,增长2.0%;黄牛、山羊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黄牛、山羊分别出栏1.8、13.35万头,分别增长7.3%和8.4%;家禽出笼210万只,增长6.0%。全年水产品产量0.42万吨,比上年增加0.2万吨,增长4.9%。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造林面积9.82万亩,比上年增加3.7万亩,增长61.3%。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7.57万千瓦,比上年有所提高。

农村经济在改革中平稳发展。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乡镇企业改制继续深化,农村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猛。全县乡镇企业产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乡镇工业产值15.6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7.75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企业效益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61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7.53亿元,增长29.7%。完成增加值4.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9亿元,增长26.2%。规模工业销售收入7.50亿元,比上年增长30.4%,产销率99.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619万元,比上年增加1007万元,利润总额1030万元,比上年增加601万元,利润增幅高于销售增幅。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生产、效益保持较快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增势强劲,成为我县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亮点。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总量不断扩张,实现产值4.66亿元,同比增长30.9%。

坚持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权结构完善,企业活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技改投入1.6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倍,总量和增幅均创近年来最高水平。重点技改项目相继实施,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建筑业跃上新台阶,综合竞争实力增强。全县建筑业适应建筑市场新形势,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目标、改革为中心,大力开拓经营,各大市场竞相发展,经营层次进一步提升。结构调整凸现亮点,施工领域逐步向市政基础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等工程延伸。全县建筑业从经济总量、运行质态上均有了明显提高,全年有资质等级的建安企业共完成施工产值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倍;施工面积2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1.4倍,竣工面积2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良好运行态势。积极扩大投资需求,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7%。其中国有经济投资9.48亿元,增长120.5%,集体经济投资0.43亿元,增长64.6%,居民个人投资2.1亿元,减少4.1%,其他各种经济类型投资630万元,减少77.6%。按投资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0.47亿元,增长1.88倍,更新改造投资1.64亿元,增长1.35倍,房地产开发投资2013万元,增长3倍。

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常张高速公路完成投资8.31亿元,极大地带动了我县各行业经济的发展。金荔科技公司完成投资9261万元;县乡油路、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房地产开发成为我县投资的亮点,本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3万平方米,实现销售近3万平方米。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稳步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2003年货物周转量14829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7815万人公里,分别增长3.2%和4.5%。

公用通信水平不断提高,邮政新型业务快速发展。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86584门,年末电话用户数达7.01万户,比上年增长8%,新增9116户,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12部。宽带网络用户1973家,比上年增长1.83倍,小灵通业务发展迅猛,已达4338户。

旅游业发展较快。2003年接待游客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14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8%和41.8%。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稳中趋活。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开拓力度的加大,消费市场稳步回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570亿元,比上年增长4.9%。按地区分,城区零售额4.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农村零售额4.1亿元,增长7.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53亿元,增长7.5%;餐饮业0.93亿元,减少18.7%。市场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各类市场7个,扩建市场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