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武陵源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122辆,比上年末增长22%,本年新注册汽车382辆,增长57%。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988辆,增长72%。年末轿车保有量316辆,增长6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83.7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5.7万元,增长15.9%;电信业务总量1418万元,增长19.8%。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0.2万门,总容量达到2.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1.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2万户,农村电话用户0.3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0.28万户,年末达到2.28万户。年末全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7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5部/百人。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0.3万户。 七 、财政、金融、保险 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22177万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884万元,增长26%。政府性基金收入2276万元,增长158%。全区财政支出25557万元(支出均含基金支出),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693万元,增长34.7%;农林水事务支出2798万元,增长18%;社会保障支出2373万元,增长30%;教育支出2561万元,增长19%;科学技术支出141万元,增长74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67万元,增长197%;医疗卫生支出1452万元,增长47%。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0806万元,增长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393万元,增长20.1%。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5053万元,增长10%。 全年保险公司保险保费收入1620.9万元,比上年增长0.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7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有教职工11人,在校生179人。普通高中有教职工77人,在校生1023人。初中有教职工132人,在校生2080人。普通小学有教职工194人,在校生3447人。学前教育有教职工5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641人。一年学前教育率100%,三年学前教育率77.1%,比上年增长10.6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比例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比例75.2%,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88.3%。初中学生年辍学率0.9%,小学生辍学率为0。 2007年,加大了科技投入。为提高科技含量,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换,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区政府落实“科技三项经费” 129万元。成立了武陵源区张家界地震台,地震台是省防震减灾重点建设项目,在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投入资金40余万元购置了进口监测设施,并完成安装调试投入运行。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2007年,我区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组织开展了2007年春节文化系列活动、“百部电影进社区”活动和“公益放映活动”,下村免费放映电影950场次、“五.一”黄金周的广场文艺演出活动、“喜迎十七大、庆国庆”大型广场文艺演出、迎十七大书画摄影作品展、首届全区青年歌手大奖赛等大中型文化活动。区文化体育局与激流回旋公司共同承办全市漂流大赛;与区关工委联合举办全区中小学乒乓球比赛;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了2007年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成功举办了全区第二届全民运动会。军地坪街道办事处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7年,武陵源区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全区42个自然行政村全部覆盖有线光纤,将有线电视信号传送到1000多个农户,覆盖人口5000多人。对城区电视网络提质扩容,为发展数字电视做准备,全年改造城区有线电视网络66公里。年末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3.1%。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6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5个,妇幼保健院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站)34个。卫生技术人员共计8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4人,注册护士21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32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62张。2007年,积极开展卫生镇创建工作,索溪峪镇被评为“国家卫生镇”。全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173例,总发病率368.1/10万,死亡3例。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常住总人口为50134人,比上年末增加793人。全年出生人口795人,出生率为15.85‰。死亡人口228人,死亡率为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8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4.28。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716.8元,比上年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0.6元,比上年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4元,比上年增长1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6.5%,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比上年升0.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0平方米。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607人,比上年末下降1.8%。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7477人,增长25.4%。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6928人,增长1.3%。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3873人,增长122.3%。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6203人,增长13.1%。全年共征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费2155.34万元。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97人。全年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4665人,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835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建设占用耕地6.04公顷,比上年增长67%。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4.5公顷。当年净增加耕地8.46公顷。 全年全区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其中城区优良天数达到350天,比2006年增加5天;景区空气质量全年保持在优良以上。水环境质量整体改善。水绕四门、吴家峪口两个断面水质全年大部分时间可达到国家Ⅰ类水质标准,黄龙洞断面为Ⅱ类水质。饮用水源总体良好,索溪水库、董家峪水库为Ⅰ类水质,备用水源宝峰湖为Ⅱ类水质,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2007年,索溪峪污水处理厂和锣鼓塔污水处理厂的年处理量达到307万吨,远远超过年处理200万吨的目标任务。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5%。 2007年,完成中幼林抚育间伐4000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000亩。全民义务植树16万株,义务植树基地的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全年认真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森林覆盖率达到74.75%。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人,比上年下降69.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4人,下降74.1%。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7起,造成4人死亡,30人受伤;消防火灾8起,无人员伤亡。直接财产损失共计10.2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