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武陵源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10-03-14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统计局

湖南省统计局

2008-04-01

2007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64198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802万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2278万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44118万元,增长16.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5%,上升0.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48%,下降0.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7.77%,上升0.0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5%、14.1%和14.7%,全年经济运行平稳。“旅游反哺农业”初见成效,经济结构继续优化调整。

年末全区就业人员1.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新增就业人员1229人,增长10%,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0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下岗职工再就业人数205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5户。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1人,其中跨省转移就业372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全年税收入库16341万元,比上年增加3383万元,增长26.1%其中国税系统6364万元,增长27.1%,地税系统9977万元,增长25.5%。

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经济增长方式仍属粗放型,经济结构调整效果不太明显;旅游、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资金投入压力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尽合理,农村发展不够快,农民增收渠道不广;财政形势依然严峻,财政收入缺少新的增长源,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经济发展环境不尽人意,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二、旅游与城市建设

2007年全区总计接待中外游客1263.96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其中:境外客人91.8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2%。总计中区管门票站接待人次数为530.5万人次,同比增长22.79%。其中:吴家峪口261.75万人次,同比增长10.27%;水绕四门11.2万人次,同比增长87.71%;张家界森林公园256.5万人次,同比增长36.24%,天子山0.8万人,杨家界0.25万人次。其他景点接待情况:黄龙洞86.7万人次,同比增长10.7%;宝峰湖52.2万人次,同比下降2.22%;观光电车25.65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天子山索道203万人次,同比增长1.93%;黄石寨索道128.19万人次,同比增长18.18%;百龙电梯127.9万人次,同比增长9.44%;紫霞观接待32.85万人次,同比下降3.82%。

2007年全区共实现门票收入89807.32万元,同比增长9.25%,实现旅游总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11.85%。2007年年末全区拥有标准客房20间以上的接待宾馆酒店128家,接待床位1.98万张,2星级宾馆酒店客房入住率达43.2%,3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客房入住率达69.1%。

2007年区委出台了《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特色突出、城景合一,功能完善、产业提升,适宜人居、社会和谐”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总目标。紧紧围绕这一城市定位,实施扩容提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黄龙洞停车场拆迁和宝峰路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专家村宾馆对面生态休闲园已经投入使用,共完成投资3540万元。高云路改扩建暨城市植物园工程拆迁开始启动,计划总投资2.4亿元,规划用地面积286亩。全年共拆除城区违章建筑4609平方米,控制违规建设52户。

2007年,新增城镇人口1793人,城镇化率达到56.26%。城市建成区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9.83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77.51公顷,绿地率34.45%,绿化覆盖面积90.06公顷,绿化覆盖率40.03%,公共绿地面积22.1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07平方米。

三、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2007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740.5万元(现价),同比增长5.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802.2万元(可比价格),同比增长5.4%,其中:农业产值4951.2万元,林业产值2152.4万元,牧业产值4817.7 元,渔业产值24.2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95万元。

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1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77%,其中油料播种面积1.03千公顷,比去年下降14%。粮食、蔬菜、烟叶、瓜果、药材等作物种植有所扩大。

全年出栏肉猪3.1万头,同比下降8.8%,出售和自宰的牛0.2万头,同比增长17.6%,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0.53万只,同比下降17.2%,家禽出笼30万羽,同比增长11.1%。

2007年,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注重把发展与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人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32.3公里(目标任务19公里),新增通电话自然村7个,农村“乡乡能上网”信息化工程100%,解决农村广播电视盲区人数5021人(目标任务5000人),政策范围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除率100%,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覆盖农村人口数3.9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3.6万人,参合率达到93.1%,全年投入补助资金141.29万元。新建农村沼气池200口,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5500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100%,新建扩改建乡镇敬老院1所,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到位率100%,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施行出生缺陷干预到位率100%。

四、工业、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047万元,比上年增长7.9%。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231万元,比上年增长7.8%。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457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分城乡看,城镇投资51959万元,增长18.3%;跨区项目投资615万元,农村投资3883万元,增长20.7%。

五、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39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6076万元,增长21.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963万元,增长18.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7850万元,增长15.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8189万元,增长24.8%。

全区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30107万元,比上年增长27%。实际利用外资393万美元,增长8.9%。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9802万元,比上年增长26.6%。

年末全区公路线路里程248.19公里。完成公路货物运输总量55.79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626.35万吨公里。完成公路旅客运输总量28.11万人,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562.18万人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