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石门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县上下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推进“三增三化一拓展”战略,着力打造“生态石门、诚信石门、平安石门”,产业建设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和谐共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圆满地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指标,为加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综合 县域经济增速加快。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为636330万元(现行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298万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34108万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218924万元,增长12.2%。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2%、52.2%和34.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6.4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840元。 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2006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8.8:36.8:34.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笫二产业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提高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9.2%,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全县城镇化率为24.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2.07万元,占全县GDP比重达50.4%,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 物价涨幅有所回落。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1.5%,涨幅较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涨幅较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3%,涨幅较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1%,涨幅较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 财税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县级财政总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上划中央“三税”)31438万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487万元,增长6.1%;上划中央“三税”8951万元,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8469万元,增长19.8%。完成各项税收收入39657万元,比上年增长40.5%,其中国税完成各项税收26612万元,增长42.3%;地税完成各项税收13045万元,增长36.9%。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内新增就业人员12845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499人;下岗职工再就业34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经全面评估验收,全县承担的省八件实事17项指标均已全面完成,其中新增城镇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建成乡镇到村水泥路等9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占全部项目的52.9%;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扩改建乡镇敬老院、财政预算安排低保金等8项指标完成达标。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6932万元(新口径,现行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农业产值127287万元,增长6.9%;林业产值8007万元,增长5.4%;牧业产值139989万元,增长3.5%;渔业产值7070万元,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579万元,下降0.6%。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3.61万亩,比上年增加1.05万亩,增长0.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72万亩,减少0.11万亩,下降0.1%,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21.48万亩,下降2.9%,占稻谷种植面积的52.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3.69万亩,增长1.6%,其中油料种植面积43.54万亩,增长0.9%;棉花种植面积2.41万亩,增长4.1%;烤烟种植面积2.90万亩,增长3.1%。蔬菜种植面积12.23万亩,增长4.5%。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5.20万亩,增长2.9%。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25583吨,比上年增加5057吨,增长1.6%;水果、棉花、茶叶等大宗农产品大幅增长;油料、烤烟、蔬菜等稳定增长。 全年木材间伐量51258立方米,竹材采伐量64万根。主要林产品产量中,生漆2579吨,油茶籽796吨,油桐籽371吨,板栗712吨,核桃147吨,棕片111吨。 养殖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1.3%(现行价),牲猪、牛、家禽等饲养量比上年增加,羊的饲养量有所下降。 淡水养殖面积2.4万亩,下降0.2%。水产品产量8991吨,增长3.9%,其中鲜鱼产量8971吨,增长3.9%。 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出县外出半年以上务工人员)达12.7万人,其中全户外出务工人员3.9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1.08亿元,增长7.6%。 全年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90万元,比上年增长18.0%;32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本年有5100人解决温饱或越过低收入线;解决饮水困难的人口5500人;新建农村沼气池2506个; 据县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县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现行价)533665万元,增长16.2%;实现增加值158679万元,增长17.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9672万元(现行价),比上年增长26.5%,其中4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78300万元,增长32.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1372万元,增长16.2%。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0577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830万元,增长33.3%。 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发电量、炸药、矽砂快速增长;水泥、石膏、连杆、混配合饲料稳定增长;原煤、硫酸、化肥、耐火材料有所下降。 产销衔接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78215万元,增长33.0%;产品销售率为100.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继续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0.8%,比上年提高43.7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64434万元,增长26.6%;实现销售税金及附加1561万元,增长40.4%;应交增值税18858万元,增长35.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352万元,下降58.8%;8家亏损企业亏损额5492万元,增亏3218万元。利税总额21770万元,增长18.9%。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4家,5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4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家和减少3家;实现利润过百万元的企业10家,比上年减少3家;上缴税收过百万的企业21家,与上年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