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鼎城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鼎城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建设“三个鼎城”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兴区、工贸强区”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运行稳的良好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进一步改善,顺利实现了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据初步测算,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0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3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7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1亿元,增长15.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 38.2:25.7:36.1调整为37.8:25.8:36.5。 一、农业 2007年我区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5430万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种植业222285万元,比上年增长7.6%;林业9403万元, 比上年下降7.4%;牧业192325万元,渔业90121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1129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14.9%和11.8%。粮食种植面积180.65万亩,比上年增加1.53万亩;棉花种植面积14.46万亩,增加3.8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45.20万亩,增加3.64万亩。粮食总产量69.27万吨,比上年增产2.75万吨,增长4.1%;棉花总产量1.64万吨,增产0.53万吨,增长47.7%;油料产量5.0万吨,增产0.35万吨,增长7.5%;蔬菜32.59万吨,同比增长0.9%;柑桔3.38万吨,同比增13.9%。全区当年造林面积16391亩,比上年有所下降。零星植树达到336.54万株,增长4.9%。 畜牧、水产业稳步增长,肉类总产量8.30万吨,比上年增长2.2 %;水产品产量达到6.36万吨,增长5.8%;蛋品产量6.63万吨,增长4.2%。 农村用电量 10172.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5 %;化肥施用量19.47万吨,增长6.7%。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完成通村公路建设349.9公里,县道7.2公里和乡道79.3公里;启动了总投资2300万元的枉水电网改造工程;完成了7个乡镇的机关改造和57个村部建设;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0处,解决2.7万人口的饮水问题。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由13个增加到26个。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积极实施“兴工强区”战略,优化经济环境,狠抓招商引资,工业生产发展迅猛。2007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0.5亿元,同比增长24.6%,实现工业增加值17.4亿元,增长19.0%。2007年全区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6家,税收过千万元的2家,过百万元的企业达到10家。规模工业发展到79家,比上年新增14家,实现增加值9.25亿元,增长33.3%。规模工业销售产值32.4亿元,产品产销率达到97.6 %;完成销售收入29.0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利润总额1.9亿元,比上年增 89.0 %。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稳步增强,2007年新引进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4个。完成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100万元。以中联重科为主体的一批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对我区经济总量和财税收入的增长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区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0 家,共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3亿元,同比增长7.2%,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6亿元,同比增12.2 %。实现利润总额697万元,上缴税金4725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亿元,同比增长34.9%,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68亿元,同比增29.1%;房地产开发完成3.54亿元,同比下降0.6%;农村个体投资5.39亿元,同比增长48.2%;农村非农户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27.8%。 四、交通运输邮电业 2007年交通运输邮电业完成增加值56728万元,比上年增长8.3%。投资1.5亿元的桥南汽车总站已投入使用,运输能力大幅提高,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30444.6万吨公里,货运量186.3万吨;旅客周转量45050万人次,客运量869万人。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21366.5万元,同比增长1.1%,其中移动业务收入13152万元,同比增长22.9%。年末共拥有宽带上网用户8994户、小灵通12289户、电话包年38629户,移动用户111159户。 五、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2007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县以上28.3亿元,增长21.4%;县以下17.3亿元,增长11.0%。分行业看,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43.6亿元,增长17.0%;住宿和餐饮业1.95亿元,增长23.8%;其它行业283万元,增长48.2%。桥南市场通过举办周年庆典、第二届“桥交会”,交易额达3亿元。桥南市场共上缴税金1000万元,实现“12.21”火灾后零的突破。 成功举办“白鹭节”、“鼎洽会”,全年引进各类投资项目148个,总投资41.6亿元,其中到位内资24.1亿元、外资181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0%、12%和20%。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50万美元,同比增长20%。 旅游经济持续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637.4万元。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7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508万元,比上年增加3906万元,同比增长25.0%;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6122万元,比上年增加25324万元,同比增长41.7%。当年实现了收支平衡。 2007年全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9亿元,比上年末净增6.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7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4.9亿元,比上年净增0.9亿元。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各项保费收入11041万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财险收入2944万元,寿险收入8097万元。保险赔付额 3164万元,同比下降5.8%,其中财产险赔款1866万元,寿险赔款1298万元 。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项教育事业协调迅速发展,职业与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全面推进,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课本费。我区现有小学126所,在校学生40477人;中学53所,在校学生50226人;职业技术学校9所,在校学生8622人。普通中小学在职教师7254人,职业学校在职教师576人。幼儿园51所,在园幼儿869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继续保持在100%。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7年全区各级科技投入达到 133 万元。今年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 41 项,创产值24231.4万元,利税9152万元。 八、卫生和体育事业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区有区直医疗机构 48家,共有医疗人员1590人,拥有床位178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2.1%,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实现了农村五保户在乡镇定点医院住院就医不花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234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