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城步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7508万元,增长8.4%。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项目,新增通电话自然村6个,至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0451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2162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18289户,移动电话用户58832户,增长33.9%,其中小灵通用户9832户,增长32.1%。互联网宽带用户9030户,增长52.8%。 旅游开发来势好。随着竹城公路城步段全线建成通车,全年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突出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两江峡谷国家级森林公园已获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旅游开始升温,全年接待游客5.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1800万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1669万元,比上年16.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176万元,下降9.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2515万元,增长15.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2859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8241万元,增长5.0%;中长期贷款余额44618万元,增长4.3%。基本建设贷款余额31578万元,下降2.3%;工业贷款余额10058万元,下降16.1%;农业贷款余额19559万元,增长13.4%。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险费收入2930万元,比上年增加555万元,增长2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60万元,下降15.2%;人寿险保费收入2220万元,增长30.1%;中华保险保费收入150万元。各类赔款与给付1443万元,增长3.9%。其中,财产险决赔款583万元,下降1.9%;人寿险赔付款860万元,增长8.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普九”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学校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农村业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部落实。至年末全县办有各级各类学校195所,在校学生28103人,其中普通中学27所,在校学生12327人;普通小学164所,在校学校15776人;全县小学专任教师1288人,普通中学教师117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全年安排科技三项经费204万元,比上年增加23万元,增长12.7%。年内实施科技项目19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5个,组织科技下乡62次,发放科普资料10万多份,举办科技培训,特别是实施了罗汉果栽培、竹木深度开发、奶牛养殖、塑料薄膜袋装青贮技术,大大提高了科技普及率。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7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0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视转播台1座,有线光缆电视实现了儒林、茅坪、西岩、丹口四镇联网,广电转星工作全面完成,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免费送线下乡20场次,启动茅坪等6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放映电影3055场次,网吧整治、“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收到实效,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拥有种类卫生机构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个、门诊部所21个、专科防治站1个、卫生防站1个、妇育保健站1个。病床位571张,卫生技术人员708人,扩建、改建了儒林镇卫生院,极大地改善了医疗条件和方便周围群众就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我县总参合人数为166683人,参合率达81.0%,年度筹集基金833.4万元,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卫生预防体系和重大疾病救助体系、长期以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群体工作成绩斐然。年内举办县以上体育运动会10次,参加运动员0.5万人,通过举办长跑、篮球、羽毛球、老年门球等活动,促进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认真抓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2007年,我县被评为全省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先进单位。 十一、人口与环境保护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低增长。全县年末总人口261012人,年内出生3121人,出生率11.98‰;死亡人口1662人,死亡率6.38%;全年净增人口145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0‰。常住人口235963人。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有新改善。通过加大节能减排和环保投入和治理力度,努力减少工业废水、烟尘、二氧化硫及因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我县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优、良或二级以上标准。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91元,较上年同期的6288元增加703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1969元,较上年同期的1781元增长188元,增长10.5%。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07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797人,增长1.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185人,增长6.6%;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0934人、6789人、15035人。实现就增城镇就业人员3312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05人,零就业家庭援助就业和再就业130户,6700名城镇特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629万元,3653名农村特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83万元,发放离退体人员基本养老金3881万元。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