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城步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大力创建平安城步、和谐城步,县域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达到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05年全县GDP实现12348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848万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52915万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增加值33721万元,增长8.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5336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9.8:42.9:27.3。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收入10931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1%。一般预算收入6130万元,增长12.2%,其中税收收入3327万元,增长13.8%。一般预算支出23387万元,增长26.6%。 为民办实事成效显著。2005年,全县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八件实事所涉及的19个子项目,目标任务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深受人民群众拥护,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财政困难状况还没有根本性缓解;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够稳固,就业压力增加和贫富差距拉大等。 二、农业 种植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62千公顷,总产量82498吨,与上年持平。水稻产量62535吨,比上年增长2.3%。油料总产量4932吨,增长0.8%。水果总产量18610吨,增长2.2%。 畜牧养殖业发展加快。全年肉类总产量15887吨,比上年增长0.6%。奶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牛奶产量35136吨,增长15.2%。水产品产量653吨,增长5.3%。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9.52千公顷,占水稻播种面积的88.8%,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开发药材0.49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58千公顷,增长9.8%。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4122处,完成土石方406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0.59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8.09千公顷。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0.3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46432万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15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0349万元,增长22.6%。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6083万元,增长7.6%。全部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9887万元,利润总额4535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337万元,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32.5%,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奶粉29863吨,增长37.6%;发电量26303万千瓦时,增长2.7%;水泥46320吨,增长12.0%,人造板21262立方米,增长151.0%;铁合金5589吨,下降29.8%。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483万元,增长15.3%。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家,完成房屋建筑面积589404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528794平方米,实现利润36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148万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310万元,增长37.6%。 城市建设有成效。县五十大庆项目既在建的县行政中心、儒林广场、儒林大酒店、一中图书馆、公安科技实验楼、城镇给水工程等11个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5400万元,预计在50大庆前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投资最大的竹城高等级公路城步段42.3公里,完成投资8000万元,投资1016万元的西威公路21公里砂改油工程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投资1407万元的通村公路建设及863万元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进展顺利。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5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87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县城26924万元,增长5.5%,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5%;县城以下12963万元,增长13.3%,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37009万元,增长11.8%;餐饮业2283万元,增长11.1%;其他行业595万元,增长13.5%。 六、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精心组织参加了“港洽周”、“邵洽周”等招商活动,取得较好的成效。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70万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利用县外境内资金33000万元,增长21.2%,全年3家办理自营出口企业实现出口创汇317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高速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6896万元,同比增长11.2%,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县拥有民用汽车1824台,完成公路货物周较量881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6%;公路旅客周转量27539万人公里,增长8.1%。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887万元,增长13.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9421户,增长13.7%,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3053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16368户;移动电话用户29782户,增长59.5%,其中小灵通用户5282户;互联网宽带用户3875户,增长201.3%。 旅游产业期待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5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00万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5767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3548万元,增长46.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2741万元,增长17.0%。年末全县金融机机构贷款余额78765万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短期贷款38309万元,增长6.4%;中长期贷款余额40446万元,增长5.9%。基本建设贷款余额22056万元,增长22.1%,工业贷款余额14906万元,增长3.4%,农业贷款余额10026万元,增长0.7%。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险费收入2387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03万元,增长20.8%;人寿险保险收入1784万元,增长1.9%。各类赔款与给付支出642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344万元,人寿险赔付额298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办有各级各类学校214所,在校学生32351人,其中农村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286人;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16061人;普通小学195所,在校学生13888人;全县小学专任教师1232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2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