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绥宁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3 邵阳市绥宁县统计局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全年社会零售物价比上年上升2.47%,其中居民消费品价格上升5.6%,食品类价格上升2.38%,(在食品中,粮食类价格上升0.98%,肉禽及其制品类价格上升1.8%,蛋类价格上升1.7%,水产品类价格上升1.5%,鲜菜类价格上升1.52%,烟酒类价格上升0.5%),衣着类价格上升4.7%,家庭设备类价格上升2.18%,医疗保健类价格上升1.5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5.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4.2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2.71%。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0474万元,同比增长6.9%,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88万吨,增加5.88%,公路货运周转量23200万吨公里,增长6.42%,公路客运量988万人,增长2.17%,公路客运周转量36064万人,增长0.74%。

年末拥有公路1285公里,其中油路230公里,水泥路151公里。

年末拥有民有汽车2432辆,其中载客汽车780辆,普通载货汽车1127辆,拖拉机1222辆,县城公交车22辆,营运出租车75辆。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735.98万元,同比增长4.2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00.万元,同比增长11.89%,电信业务总量2595.78万元,同比增长3.03%,移动业务总量2687.4万元,同比增长25%,联通业务总量252.5万元,同比增长15.51%。年末拥有(本地电话)局域电话变换机5.9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84万户,拥有本地电话用户4.9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41万户,其中,城市用户1.7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41万户,农村用户3.21万户,比上年末减少0.02万户;年末拥有移动用户4.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1万户,年末拥有互联网用户8016户,比上年末增加613户。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机构存贷款稳步增长。年内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02843万元,比上年增长6.31%,年内现金支出629891万元,比上年增长6.2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0793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2.6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753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2%,企业存款余额17762万元,比上年末下降1.94%。年末各项贷款余额8271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9.3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759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6.85%,农业贷款余额32911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3.35%,工业贷款余额253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61.82%,商业贷款余额12340万元,比上年末下降16.21%。基本建设贷款12522万元,比上年增长64.59%。

公民保险意识有待增强。全年保险业务收入2964万元,比上年下降3.51%,保险业务支出492万元,比上年下降10.5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74万元,比上年下降19%人寿险保费收入2490万元,比上年下降0.08%。全年赔付额492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336万元,人寿险赔付156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9所(其中民办5所),职业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7所(其中民办1所),中心小学11所,村小75所,教学点37个,普通高中招生2708人,职业高中招生368人,初中招生4419人,小学新生入学4043人,学前班147个,幼儿园21所,在园幼儿4720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066人,初中14847人,小学21442人。高中入学率64%,初中入学率99.1%、巩固率98.2%。2006年高考本科二批以上上线人数346人,其中重点本科73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就。2006年,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00人。全年共实施科技计划14项,投入科技活动经费60万元,获得各类科技成果13项。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14件,授权专利2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6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农村文化站25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入户8300户,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80%(包括农村有线、无线电视)。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年末拥有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个。有病床床位577张,其中医院334张。卫生院243张。有卫生技术人员727人,其中医生308人,护师、护士181人。有卫生防疫站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5人。有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8人。有农村乡镇卫生院25个,病床243张,卫生技术人员146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村总数的比重90%,村医生和卫生员300人。全年诊疗病人76589人次,治愈率75.4%,卫生机构病床周转次数20.5次,病床使用率42.6%,急性传染病率1.594‰。

体育事业篷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县以上各类运动会9次,参赛运动员3768人,年末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人数41124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县总人口35.2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8.84万人,城镇人口6.41万人,男性人口18.49万人,女性人口16.76万人。年内出生人口3629人,其中男性1940人,女性1689人,出生率10.3‰。死亡人口1689人,死亡率4.8‰,全年净增人口1866人,自然增长率5.5‰,全县年末常住人口309489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45元,比上年增长8.7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8.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57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81元,比上年减少2.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8.9%。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2.4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9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755人,其中参保职工13200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3555人。全县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16394人,比上年增加1838人,其中参保职工13000人,增加1525人,参保退休人员3394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7865人。

十一、资源与环境

全县耕地面积19.56千公顷,其中水田17.69千公顷,旱地1.87千公顷。

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投资额185万元,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669.60万吨,排放达标量257.1万吨,排放达标率67.4%;工业废气排放量347843万标立方米,烟尘排放量1054.4吨,其中排放达标量68.1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1.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9.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4.7%,工业固体废物处置1.5万吨。“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3063万元。

说明:1、公报中GDP及各类产值、增加值数据绝对数按现价计算,相对数按可比价计算。

2、公报中部分指标系预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