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新宁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邵阳市新宁县统计局

2008年,面对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立县、工业强县,产业兴农、开放搞活”发展战略,围绕“强基础、调结构、兴旅游、促和谐”主线,强力推进“一化三基”,着力于创新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共克时艰,县域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一、综合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30797万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997万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88756万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135044万元,增长11.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286元,比上年增加868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2.3:26.8:40.9。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崀山大道开工建设,棉花塘小区、园艺小区、世铭豪园、崀山商贸城加紧建设,县城主次道路灯化率达98%,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3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1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三通一平”,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28.57%。

为民办实事全面落实。2008年省为民办实事落实到我县共27个项目,有15个项目全面完成,11个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其中:农村通畅工程,村级组织场所建设、乡镇卫生院改造、敬老院新建和扩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城区电子防控体系建设完成出色。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小,综合县力不强,工业弱小,新型工业化发展困难,外部交通不畅,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特困群体生活困难,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压力大,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十分繁重。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2008年农业在受冰冻灾害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仍然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64329万元,同比增长6.20%,其中:农业91932万元,增长6.0%;林业7251万元,增长3.9%;牧业59709万元,增长6.8%;渔业3680万元,增长7.2%;农林牧渔服务业1757万元,增长3.0%。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7.08千公顷,与上年持平,其中:稻谷36.64千公顷,增长1.27%,油料播种面积4.46千公顷,增长26.35%;烤烟1.4千公顷,增长70.7%。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总产量284956吨,同比增长0.71%;脐橙总产量29050吨,增长3.5%;肉类总产量31351吨,减少9.1%;水产品产量5300吨,增长2.3%。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县新扩桔橙2万亩,新造速生丰产林2.7万亩,楠竹低改2.3万亩,发展烤烟1.4千公顷,产量4.7万担,建成通畅工程236公里,农村沼气建池1650口,完成水利工程7040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11623人,解决7500人电视盲区人员看电视问题,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3个,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1个,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推广各类农机具6500台,实施36个村整村扶贫,完成水庙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改造中低产田1.15万亩,2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稳步推进,涌现出三星、杨桥等一批省市有影响的示范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54亿元,同比增长26.4%,实现工业增加值74288万元,增长22.4%,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60956万元,增长25.1%,规下工业增加值,13332万元,增长23.6%。

规模工业不断发展壮大。37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20亿元,同比增长35.8%,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182.74%,提高11.7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发电设备283163千瓦,增长13.55%;水泥177972吨,持平,原煤53590吨,下降12.7%;发电量31415万千瓦时,增长65.7%;人造板18439平方米,增长15.3%;罐头13615吨,增长4.8%;重点企业三立水电、创新人造板、南方电子等灾后重建力度加大。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引导企业实施技改项目22个,对10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进行整改,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2.35%。

园区规模不断扩大。观瀑工业园引进海盛食品等4家企业入园,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外环北路和林家大道完成规划设计,富园路实现灯化、绿化。新柳竹业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崀山果业二期主体厂房已恢复,浩天米业新扩项目和满师傅扩建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回龙工业基地和林家村食品工业基地全面启动。

建筑业继续增长。2008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4468万元,同比增长5.9%。6家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174万元,增长49.8%,房屋施工面积33.8万平方米,增长7.3%,房屋竣工面积19.2万平方米,下降3.1%,房地产市场下行。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8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6713万元,同比增长41.7%,其中城镇投资314936万元,增长48.2%;农村投资41777万元,下降1.2%。在城镇投资的379个项目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86个,占75.5%,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21个,占58.3%。在城镇投资中工业经济完成投资180385万元,增长57.45%。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年初确定的40个重点工程项目已开工23个,占58%,粟子塘电站、农村通乡公路和通畅工程、西部电网完善工程,崀山申世遗和核心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邵新公路、崀山大道,住宅小区建设等项目进度快、质量好,有力地拉动新宁经济发展。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

交通建设力度加大,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8年邵新公路全线开工,207国道改造,新全公路扩改全面启动,景区公路全面动工,回龙大桥完成桩基建设,通乡公路完成温塘至大水江,石门至安心观、井水垄至舜皇山林场、军田至紫云山林场26公里,农村通畅工程完成260公里,内部交通条件得到根本改善。2008年来全县拥有营运民用车辆2149台,比上年增加234台;其中客车389台,增加50台;货车1077名,增加177台。年未道路运输从业人员4204人。年内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85公里,增加120公里,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55492万公里,增长12.3%;完成客运周转量84100万人公里,增长13.2%。

信息产业发展较快。2008年邮政业务总量达到2634万元,增长13.9%;电信业务总量(包括电信、移动、联通)达到10813万元,增长14.7%。全县年未拥有固定电话用户58375户,减少10.4%;其中:农村电话用户45000户,增长4.7%;小灵通用户13723户,增长4.2%;互联网上网用户7683户,增长21.7%;全县拥有移动用户135696户,增长23.3%;其中:移动公司用户116696户,增长22.8%;联通公司用户19000户,增长26.7%。邮政报纸发行202.3万份,同比减少46.3%;杂志发行26.9万份,同比增长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