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绥宁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3个,完成投资14807万元,一批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重点工程项目施工进展较快,如S221长乐公路建设、河口电站、工业园区建设等。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城镇市场消费增速较快,农村市场消费增速相对缓慢。全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986万元,增长14%,分城乡看,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3273万元,增长10.9%,县以下零售额30713万元,增长8.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7622万元,增长12%,餐饮业零售额5194万元,增长23%,其他行业零售额1170万元,增长27%。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零售额19200万元,增长8%,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44786万元,增长10%。 2005年,全县5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6742万元,增长19.0%,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增长5.3%,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6.9%,日用品类增长4.5%,中西药品类增长1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5%,其他限额以下及个体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增长12%。 市场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比上年上升3.4%,其中居民消费品价格上升4.29%,食品类价格上升1.18%,(在食品中,粮食类价格上升0.92%,肉禽及其制品类价格上升1.06%,蛋类价格上升1.04%,水产品类价格上升1.13%,鲜菜类价格上升1.42%,烟酒类价格与上年持平),衣着类价格上升1.35%,家庭设备类价格上升1.02%,医疗保健类价格上升1.3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8.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4.2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2.15%。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3053万元,同比增长9.5%,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72万吨,减少5%,公路货运周转量21800万吨公里,增长4.01%,公路客运量967万人,增长6.03%,公路客运周转量35800万人,增长3.97%。 年末拥有公路1232公里,其中油路329公里,水泥路37.4公里。 年末拥有民用汽车2555辆,其中载客汽车648辆,普通载货汽车1312辆,拖拉机1166辆,县城公交车20辆,营运出租车75辆。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460万元,同比增长1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06万元,同比增长7.15%,电信业务总量2736万元,同比增长6.13%,移动业务总量2317万元,同比增长34.76%,联通业务总量400万元,同比增长5.26%。年末拥有(本地电话)局域电话交换机5.0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51万户,拥有本地电话用户4.5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67万户,其中,城市用户1.3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12万户,农村用户3.2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48万户;年末拥有移动用户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5万户;按同口径计算,年末拥有互联网用户7403户,比上年末增加1021户。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长。年内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67063万元,比上年增长11.92%,年内现金支出592253万元,比上年增长13.09%,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84600万元,比上年末增14.8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9571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33%,企业存款余额1811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6.72%。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932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4.6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328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8.66%,农业贷款余额26681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2.44%,工业贷款余额1569万元,比上年末下降74.33%,商业贷款余额1472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2.64%,技术改造贷款余额128万元,与上年持平。 公民保险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年保险业务收入3078万元,比上年增长16.02%,保险业务支出550万元,比上年下降28.0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85.9万元,比上年增长5.21%。人寿险保费收入2492万元,增长18.89%,全年赔付额与给付550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359.9万元,人寿险赔付额190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共有普通中学20所(其中民办7所),职业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8所,(其中民办1所),中心小学15所,村小115所,教学点111个。普通高中招生2768人,职业高中招生441人,初中招生5111人,小学新生入学3549人。学前班147个,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3635人;在校学生普通高中6732人,初中24630人,小学22043人。高中入学率48.6%,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99.7%,巩固率99.8%。2005年高考本科二批以上上线人数389人,其中重点本科91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就。2005年来,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57人。全年共实施科技计划12项,投入科技活动经费33万元,获得各类科技成果12项。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6件,授权专利4件,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1份,技术合同成交额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3%。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5年来,全县有文化馆1个,农村文化站25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有线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入户14800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66%,(包括农村有线、无线电视)。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有病床床位576张,其中医院295张,卫生院281张。卫生技术人员734人,其中医生312人,护师、护士196人。卫生防疫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7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9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9人。农村乡镇卫生院25个,病床281张,卫生技术人员400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村总数的比重80%,村医生和卫生员285人。全年疹疗病人321260人次,治愈率79.2%,卫生机构病床周转次数33.1次,病床使用率68%,急性传染病率1.216‰。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县总人口35.0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0.48万人,城镇人口4.6万人,男性人口18.39万人,女性人口16.68万人。年内出生人口3526人,其中男性1903人,女性1623人,出生率10.08‰。死亡人口1408人,死亡率4.03‰。全年净增人口2118人,自然增长率6.06‰,全县年末常住人口280780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3元,比上年增长1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0.4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15元,比上年增长16.1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78元,比上年增长20.0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35.62%。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