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新邵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邵阳市新邵县统计局

200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财政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优化经济环境,积极引进外资,狠抓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财源项目,经济运行总体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20239万元,比上年增长8.01%(绝对数按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077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0642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752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52%、13.72%、11.17%。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2.73%、27.53%、39.74%。

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难;就业再就业压力大;财政形势依然严峻,缺乏新的财源增长点;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农产品品改力度加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9.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38千公顷,其中:旱稻播种面积12.0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2.95%;而优质稻播种面积达5.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3.96%,优质玉米1.52千公顷,增长8.5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7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7.33%,其中:药材、烟叶、甘蔗种植面积分别为1.65、0.75、0.14千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54.21%、25%、16.67%。蔬菜、青饲料的面积分别为3.97、2.17千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18.86%、21.91%。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加快。各镇乡结合各自的资源优势、传统习惯和市场需求,分别培育发展了楠竹、药材、精品水果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有起色。全县新办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76家,其中:较有规模的有广信造纸厂、湘源竹制品厂、陇西城罐头厂、鸿远竹胶板厂、群喜罐头厂。全县共联接生产基地1.5万亩,带动近3万户农户致富。全年农业总产值113147万元,比上年增长0.86%。

2002年林业围绕可持续发展高效林业这一主题,坚持以营林为基础,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支柱,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重点,采取生态林建设与产业建设相结合,促进林业生态和产业协调发展。全县植树造林2.14千公倾,迹地更新面积0.25千公倾,本年新增封山育林4.81千公顷,低产林改造面积0.48千公顷。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饲养牲猪111.92万头,其中:出栏肉猪60.29万头,比上年增长3.91%;山羊饲养7.32万头,比上年减少18.64%,大牲畜饲养10.39万头,比上年增长8.13%;肉类总产量47882吨,比上年增长5.82%。

全年水产品产量为4774吨,比上年增长12.07%。

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不含个体)585217万元,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187517万元,乡镇集体企业入库税金229.7万元,个体私营经济入库税金2755.3万元。农村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城镇化水平13.82%,比上年增长4.87个百分点。

二、工业、建筑业

我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深化改革添活力、扶优扶强增效益。全县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明显提高。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153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3%。其中:规模工业完成产值3920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7%。

2002年规模工业独立核算企业实现利润127.9万元,比上年减亏837.9万元。其中:规模工业中盈利企业盈利额908.4万元,比上年增加425.6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780.5万元,比上年减亏412.3万元。综合经济效益指数67.51%,比上年增加11.9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9.14%,比上年增加0.83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县建筑业增加值30538万元,增长16.84%。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70万元,施工单位工程个数83个,其中投标承包39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94万m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3万m2。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对全县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2002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175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国有单位完成15991万元,集体单位完成7205万元,私人建房1885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63%、2.1%、11.35%。

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渔龙公路建成通车,207国道新邵段扩建工程全线拉开,投资1300万元的国债项目西水东调新邵供水工程已经启动,农网改造工程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全县已实现村村通电。大坪开发区的基础建设完成投资970万元;投资500万元的白云公路主体工程已完成;县城沿江路防洪大堤第一期工程、枫树坑水库加固、新烂公路、言禾公路小南至冷江段破土动工、广信造纸厂技术改造投资已完成1600万元。文化、教育事业投资增长加快,全县文化、教育事业投资完成11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特别是新邵一中、二中、三中累计完成投资580万元,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

四、邮电通信业

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067万元,比上年增加26.55%。报刊累计份数756.26万份。全县年末拥有电话49889户,比上年减少1.13%,其中:住宅电话47463户,比上年增长1.04%,城镇住宅电话10604户,比上年减少34.29%。移动电话26594户,比上年增长37.35%。无线寻呼13256户。通电话行政村675个,占全部行政村的99.26%。

五、商业和市场物价

社会保障的完善,鼓励消费、扩大内需、优化环境等促进消费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带动了我县贸易业的发展,社会消费稳步增长。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690万元,比上年增长9.05%。按经济性质分:公有经济32505万元,比上年增长2.84%。非公有经济60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2.72%。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57133万元,餐饮业8318万元,其他行业2723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0.1%、31%。市场物价总水平呈小幅下降态势。

六、招商引资、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2002年,我县外向型经济和旅游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全县签订外向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15.507亿元(境外投资项目10个,总投资1.4643亿美元)。其中签订合同项目11个,总投资1.511亿元(境外投资项目3个,总投资182万美元),实际到位县外资金10200万元,其中三资企业到位外资100万美元。外资企业入库税金800万元,其中三资企业入库税金42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29%、13.3%,出口贸易480万美元,其中三资企业出口贸易396万美元。港商独资兴办崇信塑胶公司已到位资金12.5万美元,设备正在调试;湘大骆驼饲料公司、广信纸业公司新建的2条竹胶板生产线和3条造纸生产线、三化公司乳化生产线均已投入生产,资滨市场ABC栋楼已封顶;新办的风采服装超市已营业,宝源纸业公司、湘丰塑料彩布公司、广源纸业公司、红日生物公司正在筹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