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邵东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邵阳市邵东县统计局

200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兴工强县”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6.47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13.4%、9.7%。人均GDP达7319元,同比增长11.1%。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0:32:48,二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向良性方面迈进。

市场物价涨幅加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衣着价格下降4.7%,居住价格上涨5.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2.9%。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升8.0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升14.43%。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2004年,全县有108家企业启动改制,完成44家。通过改制,盘活国有集体资产24544万元,引进资金13860万元,再上岗人数达4598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二产业比重重仍然偏低,一、三产业比重相对偏高。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品位不高。经济增长质量不够高,突出表现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虽比上年有所增长,但仍然偏低。就业压力增大。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69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增长5.9%,林业产值增长5.3%,牧业产值增长1.3%,渔业产值增长1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10%。

种植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1.93千公顷,总产量37.5万吨,比上年增长15.42%,创近三年来的最好水平。其中:水稻面积55.63千公顷,产量31万吨,增长20.2%,水果总产量6.65万吨,增长7.7%。

畜牧养殖业发展加快。全年肉类总产量9.38万吨,比上年增长13.3%。水产品产量2.52万吨,增长4.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优质稻种植面积达30.17千公顷,增长14.5%,药材种植7.92千公顷,增长55.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2004年,全县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7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3%,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1.95亿元,增长11.7%。其中: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工业)定成总产值23.14亿元,增长47.6%,增加值5.52亿元,增长28.8%;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49.8亿元,增长10.3%,完成增长值16.43亿元,增长6.9%,主要工业产品中:焦碳产量48.82万吨,增长79.9%,铝材23130吨,增长171.8%。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52亿元,增长2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大。2004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38亿元,比上年增长48.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1亿元,增长68.1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02亿元,增长1.94%。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2.72亿元,增长69.4%,房地产开发投资3.76亿元,增长74%。县委、县政府确定的28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3亿元。其中,县工业园投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7620万元,药都产业园完成投资6000万元,皮具工贸园完成投资5800万元,仙槎桥五金工业基地完成投资2000万元,邵东焦化厂二期工程扩建完成投资3000万元,邵东铝业铝板延压二厂完成投资6000万元。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4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380万人次,增长31.8%,客运周转量0.71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550万吨,增长4.56%,货运周转量0.68亿吨公里;铁路完成客运量48万人次,增长9%;完成货运量863万吨,增长7.4%。全县拥有民用汽车7065辆,增长4.4%,其中:载客汽车3975辆,增长7%,载货汽车3090辆,增长1.6%;摩托车拥有11000辆,减少19.4%。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2亿元,增长15%。全县年未拥有电话装机容量19万门,增长10%,固定电话用户达12万户,增长4%。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现代通讯意识增强,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9万户,增长9%;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1.85万户,增长51.6%。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需求稳步增长。200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县城市场14.7亿元,增长13%;县以下农村市场13.5亿元,增长7.6%。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26.6亿元,增长9.9%。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004年,我县产品出口到6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值为59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自营出口1676万美元,增长42.6%。全县共引进境外投资项目3个,合同引资800万美元,实际到位686万美元;引进境内县外投资项目196个,实际到位资金9.7亿元。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38317万元,比上年增长27.36%,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765万元,增长17.07%;上划中央“两税”11277万元,增长52.8%;上划所得税完成4545万元,增长19.9%;全年财政总支出49265万元,增长45.25%。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1.11%,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43%,比上年提高0.55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8.84亿元,增长15.5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1.77亿元,增长13.93%。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47亿元,增长15.29%,从贷款投向看:短期贷款13.69亿元,增长15.24%;中长期货款2.47亿元,比上年减少0.81%;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为29.7%,比上年减少2.4个百分点。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技投入有所增加,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2004年,全县安排科技活动经费66万元,获得科技成果37项,获得市级以上奖励项目17项,申请专利31项,批准专利31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县普通中学80所,在校学生达9.3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540人;普通小学270所,在校学生8.31万人。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县小学专任教师3694人,具有职称人员3694人,其中小学一级职称以上教师345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4509人,具有职称人员4509人,其中:具有中学一级职称以上教师2307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109人,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