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大祥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邵阳市大祥区统计局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始终突出加快发展主题,紧紧扣住项目建设中心,切实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综合

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增强,产业结构继续优化。2004年,全区共完成生产总值(GDP)90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市核定数),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43万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38238万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36769万元,增长11.3%,三个产业结构为:16.9:42.4:40.7,其中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年末全区12个乡镇街道和所属社区都已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城镇新增就业4937人,城镇失业登记率为2.7%,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706人。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比较突出,工业化水平较低,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就业人员较多,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较来越大,经济发展环境、社会治安、市场秩序等还需继续加大整治力度。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283万元,增长9.6%,其中农业产值15388万元,增长36.7%,林业产值368万元,增长37.8%,牧业产值14153万元,增长44.4%,渔业产值1109万元,增长12.9%。全区粮食总产量50093万吨,增加7936万吨,增长18.8%,油料1983吨,增长29.4%,出栏肉猪14.75万头,增长7.4%,出栏羊为0.81万只,增长2.5%,水产品产量1616吨,增长7%,水果产量27096吨,增长10.8%。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注重发展特色农业,牲猪出栏15.09万头,同比增加1.04万头,家禽出售达200.62万羽,同比增加20.61万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继续支撑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区工业增加值22421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9866万元,增长26.9万元。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859万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6.3%,比上年提高66.3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迅速。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817万元,增长1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374万元,比上年增长82.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1041万元,增长107.9%。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区政府、区法院、区检察院的整体搬迁工程,火车南站站前区、敏州西路、桃花工业园的开发等项目均进展顺利,完工的项目都按期投入使用。

五、商业和个私经济

商贸流通发展迅速,呈群体化、规模化、现代化。商贸流通业一直是我区成为经济巨人的一条短腿,但近几年,全区抓住机遇,加大投入,改造旧城,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亮化城区主要街道,积极招商引资,保持了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火车站站前市场、汽车南站商业一条街等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商业运作紧密结合的群体性、规模化、现代化商业群正在雨后春笋般兴起,构成全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2004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022万元,同比增长14.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9281万元,增长14.9%,餐饮业零售额9741万元,增长14.4%。

六、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到目前为止,全区实际利用外资达538万美元,同比增长120%,实际利用内资2.95亿元,增长176.9%。桃花工业园湘南最大农贸市场、商业步行街、雪峰南路商业开发等项目正在招商之中。

七、财政

财税增速不断提高。2004年全区狠抓征收工作,着力培植税源,财政收入仍保持了较快增长。按新口径计算,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061万元,比上年增长19.25%。

八、教育、卫生、环保、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区上下兴师重教,地方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学龄儿童入学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继续保持在100%。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全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有所增加。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严把环保第一审批权。环保审批率达100%,执行率达到100%。

年末全区总人口为299371人,比上年增加3581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65224人,农村人口134147人,人口出生率为11.3‰,死亡率为2.1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15‰。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全部国有和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12946元,比上年增长8.6%。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98元,比上年增长13.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52元,增长16.9%。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了改善。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4687人;全区共有78个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26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00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511人。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163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79万元,发放城镇低保资金833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字。

2、全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