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衡阳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3 衡阳市衡阳县统计局

旅游资源修编工作全面启动,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万元。

七、金融与保险

金融平稳运行。2005年末衡阳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85亿元,比年初增加7.93亿元,增长20.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96亿元,比年初增加6.97亿元,增长19.37%,20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97亿元,比年初增加0.37亿元,增长1.7%。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共实现保费收入6743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292万元,增长12.2%,人寿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5451万元,增长16.3%;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2144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786万元,增长41.2%,人寿保险公司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358万元,增长6.5%。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技实力逐步增强。2005年末,衡阳县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1个,科技人员1.67万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0.52万人。专利申请12件,实施专利21件,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验收2项,新增湖南爱民制药厂“感冒钦喷雾剂”高新技术产品1个,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3.43亿元,增长20.4%。

教育事业有新发展。2005年投入资金1907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41所,面积33612平方米。中小学教育稳步发展,年末普通高中6所,在校学生19527人,增长4.92%;普通初中69所,在校学生48007人,减少16.26%;小学346所,在校学生80625人,减少0.06%,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3738人,减少1.35%。普高教育再创佳绩,衡阳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占全衡阳市的20%。

九、文化与卫生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5年末衡阳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各类藏书6.4万册。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末,衡阳县拥有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49%,有线电视用户3.55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8.49%。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末,衡阳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个,其中医院5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26个,拥有病床数735张,专业技术人员2444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全县参合农民达16.8万户,62.19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8.06%,参合资金621.9万元。

十、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末衡阳县总人口为11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73万人,农村人口88.77万人。全县出生人口12223人,人口出生率为11.04‰,死亡人口7397人,死亡率为6.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6‰,比上年下降0.45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据城乡居民住户抽样调查,2005年,衡阳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6元,比上年增加600元,增长10.5%;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6062元,增长7.1%;在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2332元,恩格尔系数为0.385。2005年,农业税全面取消,农民负担继续减轻,农民收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3743元,比上年增加367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23元,增长9.1%;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1299元,恩格尔系数为0.495。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至2005年末,衡阳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8069人,增长3.84%,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22093人,增长3.53%,企业参保人数15976人,增长4.28%;参加失业保险17016人,下降14.2%;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726人,增长2.34%;工伤、生育保险全面启动,至2005年末,全县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20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793人。2005全年发放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4516万元,增长19.19%,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3099万元,增长15.51%。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衡阳县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