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衡阳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衡阳市衡阳县统计局

2005年,衡阳县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推进“三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县域经济加速发展。2005年,衡阳县实现GDP7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1%,为“十五”期间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9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5.87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20.84亿元,增长12.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7246元;衡阳县三次产业结构为38.3:34.2:27.5。

“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活力明显增强。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7%,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龙须草、烤烟等五大种植业基地。湖南三和、天天见梳篦、绿丰果业、酃渌酒业、浩源菌业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中湖南三和、天天见梳篦已进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城镇化建设整体推进。全县新增城镇人口2.2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1.09%,比上年提高2.04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回落。衡阳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6,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9,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为99.5,比上年回落23.6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5.96,比上年回落2.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6,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房地产价格指数为105.2,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年末衡阳县从业人员达到62.1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增长1.5%。年内新增城镇就业3998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

经济发展环境继续优化。“平安衡阳”创建工作不断深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加强,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不快,与先进地区差距较大;财政收入规模偏小,可用财力十分有限,县乡财政运转困难;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发展加快。2005年,衡阳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12亿元,增长5.8%。其中:农业总产值18.78亿元,林业总产值1.33亿元,畜牧业总产值22.45亿元,渔业总产值3.8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7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4%、8.7%、4.5%、16.9%和2.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27亿元,增长5.5%。

粮食继续增产,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平稳。2005年,衡阳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03.38千公顷,粮食总产量66.6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增长3.6%;油料播种面积41.81千公顷,产量6.37万吨,增长4.8%;棉花播种面积6.7千公顷,产量1.04万吨,下降11.86%;蔬菜产量29.49万吨,增长2.6%;水果产量10.27万吨,下降6.6%;出栏生猪186.84万头,增长3.3%;出笼家禽1445万羽,增长1.2%;禽蛋产量5.51万吨,增长4.6%;水产品产量5.29万吨,增长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大幅提升。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9亿元,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646万元,比上年增长53.1%,实现利税总额13760万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饼干15910吨,增长106.5%;大米35031吨,增长32%;家具22.27万件,增长29%;红砖8327万块,增长24%;水泥36.43万吨,下降5.9%;日用陶瓷2957件,下降15%;白酒860千升,下降7.5%;氮肥24582吨,下降1.1%。

建筑业发展加快。2005年,衡阳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71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5家,完成建筑施工产值8.89亿元,竣工产值6.26亿元,实现利润2461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2005年,衡阳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96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城镇投资9.63亿元,增长59.9%,农村投资8.33亿元,增长9.8%。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衡阳县13个建制镇新增道路10.73公里,其中县城5.66公里;硬化道路15.33万平方米,其中县城12.8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5.85万平方米,其中县城3.12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21.09%。投资750万元完成了全长2868米的新正街路面改造;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全长800米的向阳南路改造;投资300多万元相继完成了新正街东段2.4万平方米彩色道板砖铺装、县三中门前水沟、绿化改造工程、明翰广场修缮工程。广泛筹集社会资金450万元,改造了壕塘路、杨冲路、中心路、工商路、向阳北路、爱民路等背街小巷。新装蒸阳大道路灯216杆,向阳南路路灯180杆。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5年投资2077万元,完成通乡公路改造34公里,通村公路改造57.5公里。全社会货物运输周转量1.1亿吨公里,增长1.35%,其中公路运输1.05亿吨公里,增长1.25%,旅客运输周转量2.15亿人公里,增长1.01%,其中公路运输2.12亿人公里,增长1.01%。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52亿元,增长17.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14亿元,电乓滴褡芰?.38亿元,分别增长11.2%和17.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万户,比上年净增0.4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3万户,比上年净增0.5万户。电话普及率为14.5%,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4%,分别比上年提高0.8个和0.5个百分点。

六、贸易与招商引资

消费需求不断扩大。2005年,衡阳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县城销售额9.91亿元,增长17.4%;县以下零售额12.86亿元,增长1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3亿元,增长13.5%;餐饮业3.31亿元,增长15.1%;其他行业0.16亿元,增长8.2%。完成集贸市场成交额7.06亿元,增长7.8%。

招商引资有新突破。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61.2万美元,增长60.3%。新批外资项目14个,实际利用外资25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4%。实际引进国内省外资金18.78亿元,增长21.2%;实际引进省内县外资金5.9亿元,下降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