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石鼓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衡阳市石鼓区统计局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区政协的支持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南改北拓,城乡一体”发展战略,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将石鼓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面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及农民负担监管的工作重点,结合全区农业实际,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发展种养殖业和基地建设,落实惠农的各项优惠政策,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3亿元,同比增长13.66%。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21140吨,同比增长2.02%;蔬菜总产量24150吨,同比增长3.43%;水果总产量2820吨,同比增长51.6%;肉类总产量7376吨,同比增长23.9%;其中禽类总产量712吨,同比增长13.4%;水产品总产量3325吨,同比增长6.06%;淡水养殖面积共0.91千公顷,同比增长1.93%;其中:鱼塘0.8千公顷,同比增长1.26%。全年农业增加值6603.1元,同比增长1.9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5元,同比增长1.93%。全区新增灵官庙560亩西瓜间玉米高效种植、三里片650亩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以及杨泗10.7万羽家禽连片养殖等3个基地;通过招商引资,新增了1个以生产猪、鸡、鸭浓缩饲料为主的规模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华龙饲料;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500亩;切实抓好了全区动物防疫工作,坚持科学防治,及时妥善地预防了“禽流感”在我区的传染。

二、工业

区政府始终坚持以工业经济总揽全局,充分利用区内现有工业资源优势,结合招商引资和企业改制工作,大力发展特色工业、新型工业,全区工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2005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现行价)162951万元,同比增长29.5%。其中: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完成工业总产值137600万元,同比增长34.38%;规模以下(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完成工业总产值25351万元,同比增长8.2%。

全年完成技改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33%。同时,通过引导,全区盐化工产业、汽车配件加工工业、医药器械生产工业以及新材料生产工业的集群发展轮廓初步凸现。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工业企业,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达10226万元,同比增长40.08%,呈现出逐年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的良好趋势;中大高科能源、金衡稀土等企业年产值均超过千万。

全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家,湖南共创衡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湖南共创集团衡阳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衡阳市辉胜机械有限公司、衡阳市石鼓区合江辉丽电机配件厂、衡阳市康博高压电器有限公司。

三、商贸、民营经济

200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7779万元,同比增长14%。全年来共引进内资项目38个,开工开业35个,实际到位内资3.7亿元;引进外资项目8个,开工开业6个,实际到位外资840万美元。

全年新增规模民营企业23家。实现民营经济总产值(或营业总收入)19.95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规模民营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119.9万元,同比增长144%;民营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率8.2%;完成税金总额636.6万元,同比增长8%。民营企业品牌成效明显。岑芳木业的“蒸湘”牌机拼大芯板被认定为国家绿色环保产品;金一帆公司的“金一帆”牌多功能中等提取器和浓缩机组系列以及“天雁”牌涡轮增压器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林隐酒楼”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品牌。

四、财政

2005年,区委、区政府积极推行财政工作创新,促进财政制度改革,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各项财政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全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2762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8.11%,较上年增长24.34%,完成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614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上划所得税收入完成705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43.15%,较上年增长45.22%。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2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7.39%。全年财政支出9868万元,剔除上级追加支出因素,本级支出为年度预算的104.93%,较上年增长15.89%。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五、城建城管

为切实加快全区的城市化进程,我区共投入资金236万元,对演武坪等15条背街小巷实施了改造维修,共改造道路总长3083米,面积10698平方米,改造人行道2389米,面积10705平方米,改造下水道2779米,安装路缘石2920米,改造维修雨水井142个,新建花坛4个,面积86平方米。共投入资金280万元,对“一点一线”进行了改造创建,“一点”即西湖新村示范社区建设,总面积0.28平方公里,共改造硬化路面460米,改造下水道砼管620米,新建花坛15个,面积620平方米,清理化粪池13个,拆违320平方米,刷新墙面3500平方米;“一线”即常胜东、中路样板街建设,共改造人行道铺设广场砖14500平方米,安装路缘石2300米,更换雨水井42个,新建可移动花坛24个,面积48平方米,安装高杆路灯30杆,新添果皮箱35个,共铺设重胶沥青面积16300平方米,将该路打造成了全市第一条用广场砖铺设改造的样板街。环卫设施建设方面,完成2座公厕、5座垃圾中转站、100个果皮箱。改善了全区环卫设施薄弱、布局不合理的局面,有力地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城管部门全年组织开展集中整治109次,处罚违章行为4200余次,暂扣和处罚乱停乱放车辆836台,取缔乱吊乱挂广告招牌900个(块),取缔违章占绿化带广告招牌34块,拆除乱吊挂条横幅巨幅1200余条(块),收缴违章擦皮鞋摊担1360余次,取缔乱搭建112起,取缔无证商贩98起,处罚违章破道12起,共组织夜市整治44余次,收缴违章夜市摊担239个。成功取缔了辖区内所有的露天夜市以及污染严重的环城北路烧烤店。环卫部门共下达整改通知书500余份,查处违章门店、摊担140余起,净化了城市的空间和环境,得到市政府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六、卫生

卫生医疗得到改善。加大了对农村卫生建设的投入,先后完成了对角山乡卫生院的整体修建,松木乡卫生院的产科建设以及角山乡卫生院产科手术室的建设。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得到了落实,住院分娩率城区为95%,孕产妇死亡1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1.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7%。加大了卫生监督工作力度,突出抓好医疗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共取缔非法行医机构1家,户外医疗广告5家,处罚6家医疗卫生单位。坚持依法行政许可,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共检查各类食品卫生经营单位412户次,取缔无证生产经营单位7家,对9家餐饮经营单位和1家副食经营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