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湘潭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湘潭县,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为民办实事深入落实。全县全力落实了年内省、市提出的8件和10件实事,中小学危房改造、乡镇卫生院改造、县乡村公路建设、城镇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农村敬老院达标、农村能源建设等考核项目出色完成,切实履行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据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达到8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4.88亿元,增长24.1%;第三产业增加值31.83亿元,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5:28.7:36.8。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增长。2006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7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全县粮食总产量88.55万吨,增加0.96万吨,增长0.8%,继续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十大标兵县”。其他主要农产品和经济作物产量情况:湘莲7417吨,增长40.8%;油料4475吨,增长21.5%;水果28591吨,增长3.5%;茶叶680吨,增长4.6%;出栏肉猪267.12万头,增长5.2%;出栏牛0.5万头,增长8.7%;出栏羊3.43万头,增长7.9%;水产品产量36832吨,增长5.1%。 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加大。全县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0290处,投入劳动工日1058万个,完成土石方1011万立方米,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2117万元,被评为省水利建设十佳县。农村沼气池建设加快,全年沼气建设总投资620万元,新建沼气池2480个,其中国债项目建池510个。 2006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0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6%,完成机耕面积181.6万亩,机耕化程度达95%。全年共投入各类机电排灌机械7.27万台,机电排灌面积达77.2万亩,投入联合收割机1711台,机收面积52万亩。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0亿元,增长3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2.3亿元,增长37.4%,实现增加值14.34亿元,增长32.2%。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78.8万吨,增长2.2%;水泥45.1万吨,增长16.8%;玻璃制品23414万件,增长9.9%;氮肥(折纯)1.95万吨,增长1.2%。 工业企业经济质量、效益明显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9.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106万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28.1%,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增长55.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亿元,增长68.6%;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亿元,增长18.8%。 2006年湘潭县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06年,全县以城带乡,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共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4亿元。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完成了云龙东路、天马东路的续建,县城南、北大门广场建设;顺利完成了凤凰路、大鹏路提质改造项目。石潭变电站等5个变电站新建扩建工程顺利完成。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共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500万元,实施完成24.25公里县道砼路改造和油路大修,完成100公里国道及桥梁的改造和改建;完成59个村的村道硬化116公里,通达工程11个村,25.5公里,同时对420公里管养公路进行维护和大中修。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022万元,比上年增长12.8%。 六、财政、金融 全县财政收入增幅持续走高,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4668万元,增长27%,其中:一般预算入完成28989万元,增长30.7%;上划收入完成15679万元,增长20.1%。累计完成财政支出76476万元,增长19.6%。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3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 七、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活跃。2006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县城6.13亿元,增长11.8%,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9%;县以下零售额17.55亿元,增长13.6%,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4.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亿元,增长13.7%;餐饮业2.93亿元,增长11.9%;其他行业0.75亿元,增长3.3%。 全县旅游事业以“中国乡村旅游年”为契机,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年内,《2006-2015年湘潭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顺利编制完成。河口镇三联村被评定为全市第一个旅游示范村,河口三联村-羊鹿茶场-欧亚红提园-彭德怀纪念馆构成的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线路备受关注和喜爱。彭德怀纪念馆“4A”旅游景区、白石紫荆湖农家乐“2A”旅游景区顺利通过国家、省旅游主管部门的验收。 八、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发展态势良好。2006年,全县共引进项目90个,实现县外到位资金11.2亿元,比上年增长33.8%;直接利用外资到位1920万美元,增长2.3%。 对外贸易取得新的进展。2006年,全年共完成出口创汇20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了明显成绩。2006年,全县争取国家、省、市科技立项34项,其中:国家科技立项2项,省级立项5项。完成专利申请量111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4.98亿元,比上年增长40.8%。全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宏兴隆的“湘莲食品”、皇马农机公司的4LZ-0.5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船形茶场的“船形毛尖”、老山堂的“三胶冲剂”四个新产品在省第二届科技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湘潭高耐合金公司自主研制“离心铸造输送分节辊”项目整体技术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全县科普工作以围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为主题,进一步加强科普网络建设,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卫生知识、科学常识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民增收技能。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拥有各类学校399所,在校学生14.35万人,其中:初中学生4.3万人,高中学生2.74万人,小学学生6.2万人,特教、职高学生1.11万人。2006年,全县普通高中招收新生9414人;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为98.92%,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为98.91%;小学年辍学率为0,初中年辍学率为0.17%;高考本科一、二批上线率为27.12%,分别高出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10%和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