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韶山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湘潭市韶山市统计局

2004年,韶山人民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继续实施“旅游带动,兴工强农”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工业、旅游、城市建设三个重点,团结务实,开拓奋进,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根据初步测算,全年GDP完成102620万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一产业增加值14332万元,同比增长8.6%,二产业增加值37485万元,同比增长13.2%,三产业增加值50803万元,同比增长14%,比预期目标分别增长4.8、1.2和2.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的比重继续加大,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4:36:50。

省八件、市十件实事圆满完成,达到目标要求,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农业

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农业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农业总产值完成3293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5%。全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直补资金”落实到位,加之有利的天气条件,“三农”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粮食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播种面积达到14.44万亩,同比增加0.4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7.27万吨,同比增加1.31万吨。粮食亩产纯收入达711元,同比增加242.3元。农民养猪积极性高涨,年出栏牲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670户,订单农户突破2800户,全年出栏牲猪27.12万头,同比增长32%。积极引导、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2.97万人,同比增加2000人,劳务收入达19468万元,同比增加3000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4元,同比增长20%,实现历史性突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2416万元完成水利工程1480处,新增蓄水面积370万平方米;投资882.5万元完成土地平整4438.5亩,新增耕地79亩;投资346万元完成农业综合开发45处,共0.6万亩;革命纪念地森林防火工程正式立项,建设10公里生物防火带。

三、工业

工业生产增势强劲,效益明显。工业总产值完成131967万元,同比增长22.8%,比目标增幅高7.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630万元,同比增长27.2%,比目标增幅高12.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0%,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上年的24家发展到26家,有5家企业获自营进出口权。海联锰钢、环球铸造、港越食品、三旺实业、大北农动物药业、世源兽药、韶峰毛巾7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1823万元,增长127.8%,产品销售率达到100.5%,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04万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利税总额2267万元,同比增长104%;工业效益指数达130.46%,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运行质量提升,其中海联锰钢年产值14715万元,销售产值14795万元,创利税563万元;环球铸造年产值2142万元,销售产值2499万元,创利税205万元;大北农年产值3302万元,销售产值3150万元,创利税1044万元;三旺产值规模3153万元,销售产值3162万元,创利税249万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也呈现良好的局面。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100万元,同比增长32%。投资方面虽承受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较大压力,但仍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完成25484万元,同比增长28.8%;城镇工矿区投资完成1266万元,同比增长40.8%;农村投资完成22350万元,同比增长21.8%。国债资金项目成为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主体,全年共争取国债项目10个,资金1700万元,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增强我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贸易

市场繁荣,流通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195万元,同比增长14.1%。消费需求日趋旺盛,新的消费热点正在形成。其中城市市场17733万元,增长15%;农村市场15462万元,增长13.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7905万元,增长14.9%;餐饮业4038万元,增长11.5%;其他行业1252万元,增长5%。

对外贸易强劲增长。直接利用外资661万美元,同比增长88.9%,全年自营出口创汇17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0.5%。我市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港越引进100万美元,丰裕引进340万美元,环球引进221万美元。

六、旅游

旅游形势良好。旅游总收入实现30298万元,同比增长15.6%。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顿旅游环境,围绕“红色旅游”品牌,强化旅游促销,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来韶旅游总人数达到230万人次,同比增长24.3%,其中过夜游客达40.3万人次,同比增长55%。门票收入完成4990万元,同比增长27.1%。征收旅游景点“两费一金”576万元,同比增长116.5%。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硬化县乡公路4公里,硬化通乡、通村公路10.3公里。全社会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2.04亿吨公里,增长20%。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359万元,增长2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000户,比上年净增1200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4200户,净增5310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38700户,比上年末增加6510户,电话普及率为39.6%,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为23.8%。

八、财税、金融与保险

财税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5801万元,同比增长24%,为年度调整预算5700万元的101.8%,比上年增收1124万元。税收征管措施得力,全年税收入库4044.6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9.7%,财政收入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其中国税完成2209万元,比上年增收886.5万元,增长67%,占财政总收入的38.1%;地税完成1482万元,比上年增收277.9万元,增长23.1%,占财政总收入的25.5%。

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金融运转正常,在维护信用安全的同时加大了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91266万元,同比增长8.2%,其中居民存款达71521万元,同比增长10%;全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4128万元,同比增长13.4%。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财产保险全年征收保费收入462万元,比上年同期的350万元增长32%,人寿保险公司全年征收保费收入2086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050万元增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