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韶山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3 湘潭市韶山市统计局


九、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投入加大,效益明显。通过坚持“五个统筹”,进一步重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科技事业发展加快,成功申报进入全国科技试点县市行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325.5%,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出比重达1.5%,建设沼气池1030座。

教育文化体育事业不断进步。义务教育普及率100%,高中入学率56.7%,撤并学校3所,改造中小学危房4200平方米,优化了教学环境。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广场文化开展有声有色,“12.26”长跑赛已成为省级赛事,违法违规网吧得到有效整治。

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投入力度加大,新增卫星电视用户280户,卫星电视用户总数达7100户。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人口计划生育控制良好,人口自然增长稳定在3‰以下的优质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达99.3%,群众满意率达98%,村为主的比率91.8%,保持了“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公共卫生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完成杨林卫生院、疾控中心综合楼、韶山医院传染病区等建设工程,药品同品种质量考核合格率达95%以上,乡镇以上药品、医疗器械督查覆盖率达100%。

社会秩序基本稳定。围绕创建“平安韶山”,积极开展“严打斗争”,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全年侦破刑事案件303起,当年刑事破案率53.4%,处理治安案件202起,查处率为93%。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又有提升。

环境保护卓有成效。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率和“三同时”验收合格率均达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3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4公顷。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4年末,全市总户数30740户,户籍人口101629人,其中男性51457人,女性50172人,男女性别比为102:100;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5773人,农业人口85856人;2004年全市出生1057人,年内死亡672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16元,比上年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全市私家车发展到480辆,达到每百户拥有1.9辆;新增电脑1220台,达到每百户8台;新增固定电话1200台,达到每百户16台;新增移动电话5310台,达到每百人22台;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每百户拥有量分别达110台、23台、30台。

社会保障工作有所加强。2004年,全市企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岗职工人数3740人,其中: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000人,养老保险金收缴率和发放率均为10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27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71人;全年新增就业再就业1080人,其中新增就业岗位350个。

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市经济总量偏小,与小康目标差距较大;第一产业还较“弱”,农业产业特色不明显;第二产业还很“低”,龙头企业自主发展能力不够;第三产业还偏“慢”,城镇居民就业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中采取积极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