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湘潭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湘潭市湘潭县统计局

200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坚持“主攻工业、提升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对农业投入和扶持力度,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为民办实事深入落实。全县全力落实了年内省、市提出的8件和10件实事,中小学危房改造、县乡公路建设、城镇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农村敬老院达标、农村能源建设等考核项目出色完成,切实履行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一、综合

经济总量有新的突破,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据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达到7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16.78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28.54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5.7:23.8:40.5。人均GDP为6262元,比去年增加1166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全县粮食总产量85.72万吨,增加10.98万吨,增长14.7%,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湘莲6276吨,增长14.4%;油料4669吨,减少4.9%;水果26506吨,减少32.7%;茶叶573吨,增长12.4%;出栏肉猪234.49万头,增长8.4%;出栏牛0.31万头,增长10.7%;出栏羊2.76万头,增长12.2%;水产品产量33712吨,增长3.7%。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中央1号文件和国家支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增,农业明显升温,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4.94千公顷,增长17.3%,其中:优质稻播种面积62千公顷,优质稻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比重为49.6%,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

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加大。全县共开工各类水利工程9890处,完成8420处,投入劳动工日970万个,完成土石方947万立方米,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786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投入资金3255万元。农村沼气池建设加快,全年完成建沼气池6010个,其中国债项目建池2400个,总投资达1443万元。

2004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78.8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6%,完成机耕面积170万亩,机耕化程度达92%。全年共投入各类机电排灌机械5.96万台,机电排灌面积达47.3万亩,投入联合收割机1203台,机收面积32.2万亩。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4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4亿元,增长2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7.4亿元,增长41.9%,实现增加值4.93亿元,增长31.6%。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74.4万吨,增长6.3%;水泥45.1万吨,减少4.3%;玻璃制品14323吨,增长15.4%;氮肥(折纯)1.39万吨,增长27.9%。

工业企业经济质量、效益明显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100.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555万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09%,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亿元,增长6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9.76亿元,增长250.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98亿元,增长23.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亿元,增长95.4%。

2004年,全县44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已开工38个,完成投资10.6亿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规划拉通了荷花路、天马路、鸿雁路等路网骨架,建成高低排水双层管渠,扩建日供水6万吨自来水厂;改造城区主干道路灯和灯箱广告;株洲航电工程、长潭西线等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正在加紧实施;完成59公里县乡公路改造任务,新建通村公路80.4公里;进一步完善了县城及重点镇的供电网络,完成了易俗河100KV变电站增容改造,新建35KV白石变电站;新建移动通讯基站18个,九华项目区建设进展顺利,2004年完成投资7.2亿元,首批江南风光汽车总装下线,填补了湘潭县汽车制造业的空白。完成了县传染病区、县疾病控制中心建设。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全县完成交通设施投入5025万元。县乡公路改造进展顺利,庙湾至排头4KM、湘乡至青山桥10KM、缺家桥至烟山7KM、姜畲至道林2KM、谭家山至长岭7KM、白石至马家堰6KM、吴家巷至梅林桥7KM、富强至响水16KM等公路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交通运输业增长加快。全年全县完成全社会货物周转量98.84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4.67亿人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522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5.21万户,增长11.8%,电话普及率达44.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快速发展,年内新增加3.3万户,期末达到12.11万户,比上年增长37.5%,每万人拥有移动电话1075台。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财政税收增速加快,收入结构明显改善。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8009万元,增长18%,其中:一般预算入完成18007万元,增长9.6%;上划收入完成10002万元,增长37.1%。全年共完成税收收入20783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4.2%,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累计完成财政支出44012万元,增长25.5%。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25亿元,比年初净增3.8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38亿元,比年初增加3.43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人保、人寿两家保险公司全年共完成保费收入6974万元,比上年增加709万元,其中人保公司完成1374万元;人寿公司完成5600万元。

七、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200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县城4.77亿元,增长12.3%,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9%;县以下零售额13.68亿元,增长12.0%,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4.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41亿元,增长11.8%;餐饮业2.12亿元,增长12.2%;其他行业0.92亿元,增长15.4%。

旅游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县以成功举办纪念齐白石诞辰14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推出了全市第一条文化旅游线路---白石文化生态游。彭德怀纪念馆顺利地通过了“AAA"级旅游景区的复评和“AAAA”级旅游景区的初评,被评为2004年度湖南省最佳旅游景区,顺利进入湖南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