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醴陵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实现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9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62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51.68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24.44亿元,增长11.9%。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二、三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8.3:55.5:26.2;人均生产总值为9354元,比上年增加1800元。 “三化”进程取得新成就。工业化进程提速,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3.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推动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建设效果明显,醴陵是全省10个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开发县市之一,优质稻面积达30.07千公顷,占稻谷面积的50.1%,13个乡镇为大型优质稻生产基地,为市内外5家企业签订购销订单7.5万吨;地方特色农产品效益提高,面积稳步上升。城市化水平提升,2004年,城市化水平为28.53%,上升1.54个百分点。 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2004年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1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7亿元,比上年增长2.2亿元,再就业率达75%,上升2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较快发展。200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8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12.07亿元,林业产值1.07亿元,牧业产值11.31亿元,渔业产值1.2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0.16亿元。 粮食生产呈现恢复性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上升,经济作物面积保持稳定。2004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87.5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32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62.95千公顷,增加5.31千公顷,蔬菜、瓜类等经济作物种植17.06千公顷,减少0.24千公顷;粮食总产量46.48万吨,增长9.2%;蔬菜产量43.6万吨,增长3.9%;水果产量52609吨,增长1.3%。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比重为40.6%,比上年下降12.6个百分点。 养殖业快速发展。品种改良和新技术推广取得新成绩,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保障了养殖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2004年,全年肉类总产量87030吨,比上年增长10.5%;水产品产量1.8吨,增长13.9%。养殖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48.5%,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森林覆盖面积增加。2004年,全年完成退耕还林266.7公顷,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342.8公顷,占任务的110.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4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9.36万千瓦,比年初增长6.2%,机耕面积46千公顷;机电排灌面积23.5千公顷,化肥施用量77862吨。乡村道路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强力推进。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加快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6.91亿元,增长13.4%。204家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2.14亿元,增长27%。其中:国有企业1.4亿元,集体企业7.59亿元,股份合作制企业2.04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64亿元。 支柱产业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全市陶瓷和鞭炮烟花两大支柱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日用陶瓷产量124352万件,增长27.4%;工业陶瓷产量18.29万吨,增长15%;鞭炮烟花产量860.15万箱,增长17.8%。 经济效益继续好转。全市规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68亿元,利税35060万元,其中利润总额4753万元,168家盈利企业实现利润20768万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4.2%,比上年提高个5.3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继续高速增长。2004年,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7725万元,比上年增长26.9%,13家等级以上建筑安装企业,实现建筑业产值9.95亿元,其中竣工产值6.8亿元,房屋施工面积达120.82万平方米,实现营业利润1804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速增长。2004年,全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3675万元,比上年增长43.17%。其中,国有单位投资47098万元,集体单位投资44086万元,城乡个体投资55166万元。 房地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2004年末,全市有房地产开发企业6家,完成房地产开发21133万元,施工房屋面积29.3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4.84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8.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3万平方米;销售房屋面积10.9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8.32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20931万元,其中住宅10019万元。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发展。2004年,全市完成货运量2966万吨,比上年增长19.6%,完成货物周转量311463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36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2%,旅客周转量179026万人公里。城市交通稳定发展,年内拥有出租小汽车400辆;市内公交线路5条,公交车94台;营运客车420台。 邮电通信业进一步发展。2004年,全市共完成业务总量20152万元,比上年增长8.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94万户,增长6%,其中农村电话用户达8.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4.7万户;小灵通用户1.5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活跃。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公有经济6.24亿元,增长12.9%;非公有经济27.79亿元,增长14.6%。 市场物价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9%,比上年上升3.57个百分点,消费价格指数为104.9%,比上年上升3.85个百分点。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2004年,全市签订利用外资协议26个,合同利用外资2800万美元,新批准成立外商企业14家,实际到位外资2104万美元,利用市外国内资金10亿元。全市年末实有外商投资企业35家,实现销售收入6.51亿元,增长44.5%;实现利润6200万元,增长16.3%。 对外贸易发展强劲。2004年,年末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79家。全市外贸出口企业,依托产业优势,精心组织参加国内国际各种大型经贸投资洽谈会、展示会,积极扩大出口。全市完成外贸出口总额24102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666万美元,增长17.9%。出口日用瓷器56253万件,增长30.1%;出口鞭炮烟花498.53万箱,增长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