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醴陵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醴陵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跻身全省三强”这一奋斗目标,团结一心,务实工作,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醴陵市实现生产总值121.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1.5%;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12268元,比上年增加1122元。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4.7:59.6:25.7。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5年,2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19.5%,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29亿元,比上年增长3.3%。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2005年,醴陵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7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12.92亿元,林业产值1.33亿元,牧业产值11.96亿元,渔业产值1.4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7亿元。 粮食生产稳步发展。2005年,醴陵市农作物种植面积88.6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16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63.93千公顷,增加0.98千公顷。粮食总产量47.25万吨,比上年增长1.7%;蔬菜产量43.80万吨,比上年增长0.5%;水果产量50812吨,比上年减少1797吨,下降3.4%。 养殖业快速发展。2005年,醴陵市肉类总产量95680吨,比上年增长9.9%;水产品产量18200吨,比上年增长1.1%。养殖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48%,比上年下降0.49个百分点。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醴陵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2.13万千瓦,完成各类农机技术集团承包132.4万亩,其中机耕面积达56.7万亩,推广联合收割机172台。全年新建和整修水利工程1.21万处,完成各类水利工程土石方1020万立方米,增强了农业防汛抗旱能力。拓宽改造乡村道路路基735公里,硬化路面130公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加速发展。2005年,醴陵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80.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56.4亿元,增长28.8%;规模以下工业123.72亿元,增长18.1%。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2.18亿元,增长23.3%,工业产品产销率97.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两大支柱产业保持较快发展。日用陶瓷产量158025万件,增长27.1%,其中:出口72625万件,增长29.1%;工业陶瓷209858吨,增长14.7%;鞭炮烟花998.51万箱,增长16.1%。其中:出口583.15万箱,增长17.0%。 建筑业稳定发展。2005年,醴陵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8%。22家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9.5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产值6.29亿元,实现营业利润3687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05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7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3.1%;按投资种类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9162万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831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8022亿元,比上年6.8%。全市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72个,完成投资9.6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8.9%。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2005年,以“双庆”为契机,完成了渌江风光带A段、珊田广场、渌水大桥、青云南路建设和瓷城大道改造等一批亮点工程;启动了文化北路建设和渌江大道拓宽工程;推进了城区电网改造工程;106国道醴陵北段建成通车;浙赣复线提速改造工程全线完工;醴潭高速完成路基和桥涵工程;天然气入醴工程正式通气点火,15家企业用上天然气;侦技大楼、立三汽车站建设加紧推进;大林河引水工程破土动工;陶瓷科技园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入园企业达12家。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增长迅速。2005年,醴陵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3912万吨,比上年增长31.9%;完成货物周转量40568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3%;完成客运量4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5%;旅客周转量21737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1.4%。 邮电通信事业平稳发展。2005年,醴陵市共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23350万无,比上年增长15.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9万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9.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9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活跃。2005年,醴陵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9694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公有经济89645万元;非公有经济300049万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354512万元,比上年增长14.5%;餐饮业完成零售额30138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他行业完成零售额5044万元,比上年增长9.1%。 市场物价减缓运行。2005年,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2%,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消费价格指数为102.7%,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就。2005年,醴陵市签订利用外资协议38个,合同利用外资7625.69万美元,新批准成立外商企业23家,达到44家;全市实际到位外资2728万美元,利用内资22.5亿元。全市年末实有外商投资企业44家,实现销售收入83535万元,增长28%;实现利润8612万元,增长39%。 对外开放水平继续提高。2005年,醴陵市新批自营进出口企业10家,增加到129家;全市完成外贸出口总额3.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1%,出口创汇达1.32亿美元,增长26%。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继续大幅增长。2005年,醴陵市完成财政总收入61022万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4.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3886万元,增长24.2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1841万元,比上年增长30.3%;全年地方财政支出61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 金融运行形势保持平稳。2005年末,醴陵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4%;各项贷款余额2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5%;现金净投放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城乡居民的储蓄快速增长。200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9%,其中农村居民储蓄13.39亿元,增长17.90%。 |